葉銀華/推動亞資中心的六個關鍵

近來金管會在力推「高雄資產管理專區」,其亦為建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要一環;半年來金管會邀請所有金融機構參與,並開放38項銀行、證券及保險的服務。

目前的環境,可說是有利於台灣推動資產管理業務,第一項是「推」的力量。各國政府愈來愈積極展開租稅合作來對抗跨國避稅,特別是美國的海外帳戶稅收遵循法案(FATCA);再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導全球版本的共同申報準則(CRS)進一步強化效果,整體而言提高「藏富海外」的成本與困難度。第二項是「拉」的力量。台灣的遺贈稅率目前為10%到20%,而2019年也通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提供二年稅負優惠,吸引新台幣3,351億元流回台灣。

其實,台灣人民有很大的財富管理的需求。因為理財報酬的考量,根據中央銀行資料,2011到2024年台灣人民資金直、間接外移到海外從事證券投資累積為8,206.3億美元(約新台幣25兆元),其中以2021年外移842.3億美元(約新台幣2.56兆元)最多。另外,截至今年6月,台灣銀行業的存款達新台幣63兆元。另一方面,過去40年來,台商企業主將資金匯出或將所得留在海外,並赴避稅地區設立帳戶,透過各大私人銀行進行資產管理。綜合以上,只要談到台灣資產管理業務的利基,皆會提及豐沛的財富資源,包括:管理台灣人民在台灣的財富,以及找回外移的資金。

就資產管理而言,台灣這塊土地是肥沃的,但仍需再灌溉與深耕。

因此,我們要問三項問題:為何已經流出的資金要再回流?如何吸引台灣人的存款進行財富管理?更進一步,要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也要回答:如何吸引外國人的資金?

要衡量這三項問題的困難程度,則要思考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關鍵成功要素,本文提出六項:資金移轉匯兌要自由便利、相關稅務負擔不能高、金融商品或服務多元與創新、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能力要優良、投資人權益要有保障、地緣政治要穩定與安全。與新加坡、香港(星港)比較,台灣在上述六項要素是否有競爭力?本文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慮,因此對於上述三項問題的答案也有某種程度的保留。

其實,金管會於2020年8月就推出財富管理2.0方案,開放金融機構辦理資產超過億元「高資產客戶」業務,以銀行為例,截至2025年4月底,已開辦的13家銀行已有1.4萬客戶數,資產管理規模合計新台幣1.57兆元。目前台灣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的監理,就有三套:資產管理專區、高資產客戶、一般客戶。當時推出財富管理2.0方案,就標榜此是媲美星港的新方案;而目前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也是提到媲美星港的投資環境。但是如果高資產客戶未到資產管理專區開立帳戶,則投資的多元性還是受到限制(上述38項開放只給專區)。

因此,本文的建議如果在資金匯兌、相關稅負沒有給予優惠,則建議金管會的監理不要區分資產管理專區與高資產客戶業務,亦即讓兩者可從事的金融商品與服務相同,換言之以高資產客戶為基礎,讓合格的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展資產管理業務。另外,政府若要提供資金匯兌、相關稅負優惠,則須提出特別條例,以專戶的方式(不要僅及於專區),更廣、更深地擴大資產管理業務,才有可能做到媲美星港的資產管理中心。

(作者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相關新聞

金管會4日行政院會報告「新青安.貸的到-配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之調整」,卓揆決定准予備查,9月起辦理的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案件,...
美國智庫今天指出,中國已在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強行設置鑽井平台,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30英里(48公里)。專家示警,...
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後,美國政府撤銷台積電對旗下中國主要晶圓廠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此舉將打擊台積電在中國生產晶片的能力。
「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1日登場,以金融科技×全球供應鏈新戰局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與談,會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