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新台幣穩定幣 台銀可望出線

穩定幣在金融市場引起話題,財政部預計10日舉行公股金控與銀行董總例會,據了解,這次會議將聚焦「穩定幣」議題,並請科技專家來簡報;惟近期金管會透露,國內有1家銀行研議發行穩定幣,若順利發行可望讓台灣進入法定貨幣數位化時代,市場傳出,這個重責大任將落在台銀身上。

美國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引發社會對穩定幣討論,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日前表示,金管會《虛擬資產專法》已經送行政院,未來會依據專法來制定子法規,其中穩定幣也納入規範。法規細節包含如何審計、資訊揭露以及資本計提等,金管會已與央行溝通且交換過意見。

此項議題也引起公股金融的「大股東」財政部的關注,據了解,10日將舉行的董總例行會議也將聚焦「穩定幣」議題,財政部將邀請科技專家進行簡報。惟有1家銀行正在研究發行穩定幣,市場傳出,這個重責大任將落在台銀身上。

市場點名,台銀是受央行委託辦理新台幣發行銀行;兆豐銀是外匯的結算銀行,都是本國銀行裡適合擔任發行台幣穩定幣的銀行。金融市場人士認為,由台銀研究發行台幣穩定幣在角色與定位上符合理論與邏輯。

金融市場人士指出,新台幣穩定幣若是綁定台幣的話,與新台幣兌換1比1,台銀是100%國營銀行,具一定的社會信任;另央行較好管理貨幣供給數量、乘數效果等,現在也正在研究數位貨幣的可行性,最後不排除雙管齊下皆由台銀來承擔重責大任。

台幣穩定幣議題也引發台灣是否適合發行穩定幣?各銀行主管看法不一,首先動機來說,美國有其戰略考量,規範發行商儲備很大部分是購買美債、支撐美債;中國大陸原本就致力於人民幣數位化、虛擬化,發行人民幣的數位貨幣或穩定幣甚至可取代部分支付工具功能,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功能。

台灣若要發行新台幣穩定幣,就要看與當前環境如何對接,而穩定幣被視為支付工具之一,台灣電子支付環境已經很成熟,是否要再多一種支付工具,其必要性就被打折扣。就國際的角度,美國透過信任、國際大型銀行發行穩定幣,來強化美元在國際貨幣主導的地位,但台幣國際地位不高,要當作國際支付工具恐還需要經過中轉機構。另也有銀行主管認為,美元穩定幣若未來成為架構、工具,甚至發展成類似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成為一種支付體系,中長期來說,台灣還是要發行穩定幣才能因應客戶需求、避免被邊緣化。

劉憶如:台灣有潛力發行「台幣穩定幣」

在由台灣女董事協會主辦的「智策變局 韌領未來」論壇上,前財政部部長、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深度剖析美債風暴與穩定幣之間的複雜關係,她認為,在美元不再一國獨大、全球支付體系正經歷巨變的當下,台灣有潛力發展自己的「台幣穩定幣」 不僅能提升台灣貨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更可以為台灣的跨境支付與貿易活動帶來極大便利。

「2025 女性治理白皮書」調查顯示,有高達 12% 的女性領導者認為,未來兩年最具影響力的趨勢將是「金融創新、支付革命與資產配置重置」。這反映出企業界對金融變革的高度警覺與前瞻布局。

劉憶如指出,美國長期的高額債務與高利率環境,正持續侵蝕全球市場對美債的信心。她引用數據直指核心:美國債務佔 GDP 的比重自 1970 年以來持續上升,2024 年利息支出已超過國防預算,債務總額突破 37 兆美元。這種「借新還舊」的惡性循環,在利率飆升的環境下,使得美債再融資成本大幅攀升,引發全球對其永續性的疑慮。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市場雖然充滿波動與監管灰色地帶,但其背後的去中心化技術,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正逐步顛覆傳統商業模式與金融服務。這兩股力量的交織,不僅挑戰了美債的穩定性,更威脅著數十年來由美元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

在這樣動盪的背景下,美元穩定幣(如 Tether 發行的 USDT)的崛起,為美債提供了一個看似意想不到的「新金主」。劉憶如揭露一驚人事實:全球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泰達幣),已成為美債的第 18 大持有者,其持有的美債金額高達約 2,000 億美元。這項數據意義重大,因為這代表一家民間企業的數位資產,其美債持有量已逼近甚至超越許多主權國家。對比台灣作為美債第 11 大持有國,這更凸顯出穩定幣在國際金融舞台上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然而,劉憶如也提醒,儘管穩定幣需求激增,但其發展仍面臨挑戰。目前的市場需求與使用情境,並未達到法案預期的爆發式成長。更重要的是,隨著人民幣歐元日元等其他貨幣的穩定幣陸續出現,美元穩定幣「一家獨大」的局面恐將受到挑戰,未來霸權地位難以維持。

除了對國際趨勢的宏觀分析,劉憶如也將視角拉回台灣,提出了極具啟發性的觀點。她認為,在全球支付體系正經歷巨變的當下,台灣有潛力發展自己的「台幣穩定幣」。儘管全球出口仍有 40% 以美元計價,但許多商品交易已開始採用多元貨幣。劉憶如表示,在這一趨勢中,發行台幣穩定幣不僅能提升台灣貨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更可以為台灣的跨境支付與貿易活動帶來極大便利,為台灣企業在國際化競爭中創造全新的優勢。

論壇與談人、亞洲金融科技聯盟主席蔡玉玲也從「信任」的角度,對穩定幣的未來進行了補充。她表示,穩定幣和加密貨幣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全球治理與信任重構。當強勢美元的信心開始下滑,而穩定幣等「類貨幣」已在全球形成巨大影響力時,這不僅是金融挑戰,更是政治與信任的多層次考驗。她強調,台灣若能善用台幣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和供應鏈上的應用,將為台灣企業帶來全新的競爭力。

未來十年,全球金融體系將持續處於崩解與重組的關鍵轉折點。面對「加密貨幣挑戰 x 美債風暴 x 穩定幣契機」交織而成的複雜局面,台灣的企業特別是女性領導者,必須積極擁抱金融創新,並同步強化風險管理能力。這不僅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必修課題,更是台灣在全球金融新版圖中搶佔先機的關鍵。

相關新聞

國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通報企業達245家、4,863人,較上期增加54家、929人;...
新版財劃法上路,明年各地方政府統籌分配款「爆增」。財政部2026年統籌分配款明細29日出爐,合計數自今年4,676億元增加89%至8,...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 2025年7月18日簽署《穩定幣法案》(The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台積電加速1.4奈米製程佈局,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加上輝達新晶片架構訂單,下半年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