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豁免」終止衝擊全球郵政 已逾20國暫停向美國運送包裹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自 2025 年 8 月 29 日起終止「小額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 規定,主要影響價值低於 800 美元的貨物。全球超過 20 個國家已暫停向美國運送包裹,對美國小企業、購物選擇及商品接收成本形成短期衝擊。
這項自 1938 年實施的豁免,曾讓來自海外、價值在特定限額內的包裹免除關稅與進口稅,使透過海外賣家如 Temu、Shein、Etsy 和 Amazon 購物變得便捷且便宜。川普政府視此為美國關稅和海關系統中的「漏洞」而決定終止。
暫停原因與受影響地區
多國郵政服務表示,因新制度細節,例如關稅如何徵收、需要哪些數據以及如何傳輸給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等仍不明確,且僅獲約 4 周準備期,難以快速調整新軟體系統、更新表格及員工培訓,故暫停服務。
據美媒報導,主要受影響國家 / 地區包括:
- 歐洲: 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俄羅斯、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
- 亞太: 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新加坡、韓國、台灣、泰國。
- 北美: 墨西哥。
此前,日本郵政已宣布自周三起暫停對美運送價值超過 100 美元的小包裹。澳洲郵政也表示將自 2025 年 8 月 26 日起「暫時部分暫停」對美國及波多黎各的郵政服務。
仍可使用的服務
不過,許多服務仍可使用,包括:
- 商業快遞: DHL Express、FedEx、UPS 等公司仍繼續運作,並會為您計算並代收新關稅。
- 個人禮物: 價值低於 100 美元,且明確標註為個人間贈送的禮物,仍可免稅進入。
- 旅行者豁免: 國外旅行歸來時,仍可攜帶價值不超過 200 美元的個人物品免稅入境。
- 信件文件: 不含實際商品的常規信件、明信片、商業文件等仍正常流通。
對消費者的影響與應對 新政策將導致更高的成本和更少的購物選擇。根據行政命令,商品可能依關稅稅率,每件額外收取 80 至 200 美元關稅。例如,一件 50 美元的英國毛衣可能需額外支付 200 美元關稅。因此,部分國際賣家已計畫停止向美國客戶銷售商品。
而注意的是,大多數郵政服務稱這些暫停為「臨時性」措施,全球郵政服務正努力盡快恢復正常運作。
延伸閱讀:
中華郵政停收寄往美國商品郵件
美國關稅政策打亂全球貿易秩序,中華郵政宣布,8月26日起暫停收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包含國際包裹、e小包等。英國《衛報》指出,除台灣外,全球多國也已暫停部分寄往美國的包裹,整理出相關影響及後續發展。
為何美國取消小額包裹豁免關稅優惠?
美國8月29日起全面暫停低價商品小額豁免關稅優惠,所有寄往美國等於或低於800美元(約新台幣2萬4364元)進口郵件,均須繳納關稅。
《衛報》指出,由於最低限度豁免帶動全球大量的免稅貿易,使企業能以較有利、相對較低價格出售商品,這項變化是川普政府改革美國貿易政策,和使用關稅作為外交武器的最新成果。
在川普政府取消了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關稅豁免規定後,包裹將根據其原產國適用的關稅稅率繳納費用,郵寄包裹到美國的花費將大幅上漲,因郵政服務必須承擔增加的成本,或將其轉嫁給客戶。
多國停收寄往美國的包裹
報導指出,目前多個國家暫停發往美國的郵政服務,以便有時間適應新規定併計算增加的費用。不過就目前來說,各國暫停服務的情況有所不同。
已發出的包裹部分。《衛報》指出,已發送至美國,並在週五(29日)前到達的包裹不會被徵收關稅。比利時郵政表示,週五之後到達的包裹可能會退回給寄件人,以避免產生費用;紐西蘭郵政則表示,將要求收件人承擔所有關稅和稅金。
由於未來進入美國的小額包裹都因此須繳納關稅,但全球郵政體系目前尚未提供「寄件人預繳關稅」服務,因此比利時郵政還表示,中斷將持續到美國政府提供新進口規則的完整細節為止,澳洲郵政則警告,之後郵費恐將上漲。
目前約近30個國家的國際郵政服務,暫停了部分寄往美國包裹的服務。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22個國家的郵政服務,皆暫停部分投遞服務。歐洲郵政聯盟(PostEurop)表示,其成員(包括另外32家郵政服務機構)可能被迫限制運輸。
亞太地區部分,澳洲、紐西蘭、台灣、印度、韓國、日本、新加坡,則已暫停部分或全部發往美國包裹服務。
中華郵政停收寄往美國包裹
台灣部分,寄往美國的包裹中,柯清長指出,價值在800美元以下的高達97%,寄送物品多屬民眾個人物品、民生物資等,近年來也有部分為商品樣品,或中小電商交寄的貨品等。
中華郵政宣布,美國全面暫停800美元以下低價商品的小額豁免關稅優惠,並要求貨品進口時就要繳交關稅,但全球郵政體系尚未提供「寄件人預繳關稅」服務。
中華郵政自8月26日起暫停收寄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建議民眾改用營業窗口提供之DHL、FedEx等商業快遞代收服務,中華郵政亦將研議寄件人預繳關稅相關服務。
對於暫停收寄寄往美國的郵件,中華郵政郵務處長柯清長坦言是「不得不」的決定。根據公告,本次受影響的為商品類郵件,包含:國際商品快捷、國際包裹、國際e小包、國際掛號小包及國際平常小包;但文件類郵件仍可正常收寄。
包裹稅率?
根據報導,雖服務機構尚未確定其費用如何變化,但包裹恐將面臨原產國徵收的關稅稅率。舉例來說,新規可能對關稅稅率低於16%的國家,每件商品徵收80美元關稅;關稅稅率16%至25%國家,商品徵收高達160美元關稅;關稅稅率高於25%的國家,徵收高達200美元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