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籲「別丟掉中華價值」 知名史學大師許倬雲逝世 享耆壽95歲

中研院院士、第6屆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病逝美國,享壽95歲。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是著名史學家、漢學家,為2024年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唐獎漢學獎得主,在發表演講時曾強調「不要丟掉中華價值,用它來幫助世界」。
許倬雲1930年生於福建思明,幼年經歷過抗戰的艱苦,1949年來台,後入台大歷史系就讀,並留學美國取得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在返台任教後,於1970年代移民美國,長期任教於匹茲堡大學,現為匹茲堡大學歷史系退休名譽教授。
許倬雲著作等身,包含《萬古江河》、《西周史》、《求古編》、《我者與他者》等數十本著作,近年也出版了新作《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探討世界局勢。
他於1980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先後獲聘為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及社會系合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東方研究評議會主席;歷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特聘講座;台大歷史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特聘講座等職。在兩岸乃至國際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並引領史學研究的風潮,對台灣史學的影響超過半世紀。80年代後,他的學生紛紛茁壯,成為史學界的中堅菁英。
許倬雲的研究不僅深入探討中國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更在通史解釋上強調文化的包容性與交流,尋求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其研究著作展現了對國家、民族及全人類的深切關懷,是一位兼具博雅理念與淑世精神的史家。許倬雲自青壯年時期開始將社會科學方法融入史學研究,為專注於學院對話的傳統漢學拓展了新方向。他證明漢學可以走出學術象牙塔,與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對話,從而對漢學產生根本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