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最嚴苛產業關稅!經濟學人示警:台灣「恐受重傷」

經濟學人17日發表專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固然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但是川普目前最嚴苛的其實是「產業別關稅」,尤其是半導體和藥品,台灣和新加坡都被點名可能受到巨大衝擊。

目前,川普已針對鋁(50%)、鋼(25%)與汽車(25%)祭出高額產業關稅,並自8月1日起對銅加徵50%關稅;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的調查結束後也可能同步課徵關稅。此外,川普也預告藥品關稅可能自低率開徵,1年內升至高達200%。其他品項如關鍵礦物與木材也可能納入。

經濟學人指出,儘管川普過去經常撤回威脅,但他的產業關稅行動不容輕忽。川普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得以用「國安威脅」為由推動進口限制,至於「威脅」的定義相當寬鬆,目前已有9項調查進行中。至於哪些國家會被波及?報導分析,先進產業供應鏈深厚的國家將首當其衝。

以印度與新加坡對美藥品出口為例,兩者每年出口額平均都約為100億美元,但由於新加坡的藥品多為疫苗等高端產品,含有更多的本地附加價值,因此在有效關稅方面將面臨比印度高6倍的衝擊;而印度出口的多為學名藥,本地附加價值較低。

經濟學人提到,台灣則在半導體領域首當其衝,而日本與南韓汽車產業也已經受到衝擊。報導指出,由於產業型關稅缺乏明確對象,較難透過雙邊談判降低,但部分國家仍積極爭取。英國與美國達成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0%,並且設下配額,也讓其他國家對談判空間保有期待。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把「藥品讓步」列為首要任務;日本則因汽車關稅問題與美國談判破裂。儘管有人認為川普對藥品關稅時程含糊,顯示可能不會落實,但目前看來這只是過度樂觀。


延伸閱讀:

郭智輝證實鄭麗君將第4次赴美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的8月1日關稅大限將至,經濟部長郭智輝21日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被問到關稅談判進度,郭智輝表示目前還在談判中,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將第4次赴美談判,但自己非談判小組,不清楚內容。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指出,目前東亞地區只剩台灣的稅率還沒出爐,但川普明言只要8月1日還沒談成,就會直接公布對等關稅稅率,郭智輝坦言,稅率多寡沒辦法預測,但希望努力爭取到比競爭國家的更好的稅率。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提問,目前稅率是否朝10至20%去努力,而郭智輝表示,現在持續努力談出有利稅率,希望在8月1日前談好,但現在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由於關稅談判也存在貿易障礙,因此鄭正鈐問到營養午餐是否可能使用基改食品,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基改食品的議題權責是衛福部,農業部關注農民議題包括糧食安全、產業永續,會持續有效溝通。

相關新聞

在台美談判結果揭曉前,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表示,能預期本次談判結果,勢必與4月提出特別條例時所推估,對台灣各項進、出口產業衝擊有所不同,...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八 月將上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簽署 行政命令 ,而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的8月1日期限即將到期,美國總統川普已經陸續與美國前十大貿易赤字的國家達成貿易協議,或者公布其關稅數字,目前唯獨少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