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關稅措施?從汽車到晶片 四大重點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對進口車徵收高達25%關稅的計畫,擴大他今年重掌白宮後發起的全球貿易戰。以下是川普周三(26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關稅措施相關發言的重點整理。
1. 對所有不在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4月2日生效。川普表示:「我們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我們從2.5%的基數開始,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水平,然後提高到25%。」川普說,這項關稅是永久性的,將於4月2日生效、4月3日開始徵收。他還說,自己對透過談判給予任何豁免都不感興趣。白宮官員夏夫(Will Scharf)補充說,這些關稅是在現有關稅基礎上額外徵收,預期每年將為美國帶來1,000億美元的新收入。
白宮表示,「美墨加協定」涵蓋的車輛進口商,將獲得認證其美國成分的機會,25%的關稅將僅適用於其非美國成分的價值。此外,根據川普簽署的公告,他將提供進口汽車零組件最多一個月的寬限期,暫時免徵25%汽車進口關稅。白宮表示,關稅不僅適用於完全組裝的汽車,還適用於關鍵的汽車零組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動力系統等零組件。假以時日該清單可能會擴大,納入更多零件。
2. 4月2日宣布對所有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但暗示稅率低於預期。川普說:「那是真正的美國解放日,就在4月2日,我對此充滿期待。」這項更大範圍的「對等關稅」,目標是推動其它國家降低貿易壁壘並縮小本國的貿易逆差。稅率將根據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而決定。川普表示,關於4月2日的關稅措施,「我們會讓對等關稅適用於所有國家」,不過這些措施可能不是他一直承諾的完全對等關稅,「我們將採取非常寬容的措施。我想大家會感到相當驚訝。在很多情況下,這個關稅會比他們幾十年來對我們徵收的低。」
3. 暫不會在4月2日宣布晶片關稅,但對特定產業的關稅措施仍在醞釀中。記者問川普,是否在4月2日也會宣布針對其他特定產業產品的關稅,例如半導體晶片或是藥品。川普回答,「(晶片或藥品)不會在那時候宣布,但我們將會對木材課徵關稅」。
4.願意考慮降低對中國大陸關稅稅率,換取北京支持字節跳動出售TikTok的美國業務。川普說:「關稅中的每一點都比TikTok更有價值…為了讓中國同意出售,或許我會給他們降關稅。」川普預期,他下周前能夠至少敲定TikTok交易的大致框架,不過他表示,即使沒有談成協議,他也會考慮再次延後「不賣就禁」規定的期限。
延伸閱讀:
從石破茂到卡尼等多國領袖說不排除反制措施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祭出25%汽車關稅措施,各國領袖群起回應,日本、加拿大和巴西不排除採取反制措施,歐盟則要進行評估並繼續尋求談判解決方案,南韓政府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關稅對本土汽車業的影響。美國在2024年進口價值4,740億美元的汽車產品,包括價值2,200億美元的客用車。墨西哥、日本、南韓、加拿大和德國這些美國盟友,都是最大供應國。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四(26日)在議會表示,「我們必須考慮合適的因應措施,自然,所有選項都在檯面上…底線是我們必須考慮什麼最符合日本國家利益」。石破茂先前在2月與川普舉行的峰會上,承諾購買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並把日本對美投資額提升至1兆美元,但如今川普的關稅大刀仍將落下。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及日美貿易的重要支柱,汽車相關出口去年占日本對美出口達三分之一。
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美國新的汽車關稅是「直接攻擊」加拿大汽車產業勞工,而且違反了川普在第一任期內簽署的美墨加協定,他將與內閣成員研議因應措施,「我們將捍衛我們的勞工、捍衛我們的企業,我們將捍衛我們的國家」。去年,加拿大向美國出口價值近500億加幣(約350億美元)的汽車,使汽車成為加拿大最重要出口產品之一。通用、Stellantis、豐田都在安大略省設有組裝廠。卡尼表示,一個選項是對美國製造的商品加徵進一步的反制關稅。加拿大已對約600億加幣的美國商品徵收25%進口稅,並威脅必要時還將對另外950億加幣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巴西總統魯拉在東京向記者表示,他計劃對美實施報復性關稅,但未具體說明細節。他表示,川普還不明白關稅會導致通膨,對美國不利,保護主義不會有助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將評估美國的汽車關稅和未來幾天採取的其他措施。她在聲明中說:「關稅就是稅收,對企業不利,對美國和歐盟的消費者同樣不利」,歐盟將繼續尋求談判解決方案,同時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則在周四與本土車廠舉行緊急會議,討論美國汽車關稅的影響。在2024年,南韓向美國出口價值347億美元的汽車,占汽車出口總額的近一半。
央行穩匯 迎戰對等關稅
美方於4月2日揭曉的對等關稅,對台灣影響重大,財經部會嚴陣以待,因應可能出現的衝擊。中央銀行正就匯率議題與美方溝通,因國際資金鉅額且頻繁移動,成為影響匯率波動的主因,央行坦言難以透過匯率調整貿易失衡,「將控制新台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度,持續低於各主要貨幣」,力求維持匯率相對穩定,利於廠商報價與營運,和國內金融穩定與經濟成長。
央行報告分析,如將時間拉長自2000年來看,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平均年波動度,澳幣為10.18%、歐元9.39%、韓元9.02%、日圓8.25%,此四大貨幣都高於8%。波動最低的兩貨幣,新加坡幣5.71%,新台幣長線波動度為3.89%。換言之,「新台幣的波動長期相較穩定」;2016年迄今,3月21日新台幣對美元升值0.24%,美元指數同期間升值5.5%,主要亞洲貨幣多呈貶值,貶幅在10%至20%間,新台幣相對強勢。
報告強調,在金融自由化及資本自由移動下,國際資金鉅額且頻繁移動影響匯率波動,衡量均衡匯率困難,亦難以做為調整貿易失衡的工具。央行持續和美財政部溝通,說明聯準會實施QE政策,我國面臨大量且頻繁的跨境資本移動,影響新台幣匯率,央行基於金融及幣值穩定職責,於匯市供需失衡時調節,並非為獲取貿易競爭優勢,央行將與美財政部持續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溝通。
報告說明,2024年台灣為美第六大入超來源、為739億美元,次於大陸、墨西哥、越南、愛爾蘭及德國。此外台美關稅差距低於印度、南韓、泰國、越南、大陸及印尼等,惟對美國貿易出超大,須審慎因應貿易爭端。
彭金隆出招 力穩台股四月天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6日於立法院備質詢指出,證交所和櫃買中心正密切關注對上市櫃公司的影響,所關注的近30個產業別,過去一年企業營收多呈上揚。台股有其韌性,金管會會在不確定性中找出較確定的做法,因應風險。彭金隆強調,金管會一向關注國際情勢,特別是美國政策的影響,美國政府幾次的關稅政策宣布後,對於台灣資本市場確實有影響,從數據來看,台灣上市櫃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營收,仍多有增長,雖然資本市場對於消息面很敏銳,一旦消息落底,還是會回歸基本面。
川普將於4月2日開始實施「對等關稅」,對美國的外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市場擔憂恐將會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衝擊,特別是台灣民眾關心的股市。彭金隆表示,過去台灣資本市場表現出特有的韌性,今年開始跟隨國際股市的變化有一些波動,但還在合理、健全的範圍內。
面對川普的不確定性政策,他說,學理上有一說法是,不確定性代表著機會與威脅的均等關係,舉例來說,「不確定性理論」就是需要在不確定中採取較確定的做法,充分揭露與接收資訊,有助於應對市場波動。金管會所關注的,主要是維持資本市場的公平性、資訊的透明和穩定性,任何事都無法精準預測,但會做好萬全準備,秉持市場監理的態度來進行觀察。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股市震盪,彭金隆說,證交所和櫃買中心都密切關注上市櫃公司,在各個主要會受到關稅影響的國家占比狀況,都在可預期的範圍內,若關注近30個產業別,過去一年企業的營收成長大多呈上揚,也反映在台股上。雖然觀察到外資過去偏賣方,「但國際資本流動本來就有來有去,外資水位並沒有很明顯改變」,從監理角度來看,金管會將保持戒慎恐懼、小心應對。
彭金隆強調,市場組成有很多面向,美國因素是一個,但還有很多因素要考慮,且過去從不缺乏不確定性因素,彭金隆也說,雖然台灣以出口為導向,關稅議題絕對是重大的影響因素,不過對於立委質詢川普關稅是否為台灣金融市場灰犀牛,他認為,每個人對灰犀牛定義不同,「在我心目中不是個動物,就是要考慮的重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