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債利差22年新高

中國的長期利率正在下降。這是因為中國在12月11、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方針,對寬鬆政策的預期加強。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的中美殖利率差擴大至2002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背景下,中國究竟能容忍到何種程度,市場的試探已經開始。 

      英國LSEG的數據顯示,中國10年期國債(基準債券)的殖利率12月13日一度下降到1.769%(債券價格上升)。連日來刷新歷史新低。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物價上漲壓力使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上升至4.33%。收益率差時隔22年首次超過2.5%。 

      2007年中國的長期利率曾經超過5%。這是因為企業旺盛的設備投資需求導致資金供需持續緊張。目前,由於房地産不景氣導致資金需求停滯,廣泛年資的利率下降。 2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殖利率接近跌破2%的心理大關。 

      在確定2025年經濟運作方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將適時下調存款準備率和降息。在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自雷曼危機後被迫刺激經濟的2009~2010年以來,時隔約14年首次提出了轉向「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首次使用了表示擺脫傳統型經濟刺激措施的「超常規」逆週期調節的説法。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否討論了超常規逆週期調節。市場上有觀點認為,不能排除2025年央行採取非傳統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在資産負債表上購買積極財政政策下不斷增加的中央政府債務等。中國由於房地産不景氣的長期化,正陷入物價很難上漲的「反通貨膨脹」。金融市場越來越觀點認為,中國央行遲早會不得不採取購買國債、量化寬鬆等非傳統貨幣政策。 

 

      這種貨幣寬鬆的擴大將通過中美利率差進一步擴大,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在13日白天的上海外匯市場,人民幣一度貶值至1美元兌7.2798元。若人民幣跌破2023年9月8日創出的7.351元,將創2007年12月26日以來的最低水準。 

      中國目前正在牽制人民幣過度貶值,路透社11日報導中國政策制定者正在考慮在2025年允許人民幣貶值,以應對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提高貿易關稅。 9月和12月的政治局會議刪除了7月的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的表述。 

      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對中國徵收60%的高關稅。作為對抗美國高關稅政策的手段,中國可能允許人民幣在一定範圍內貶值,以支持出口。另一方面,仍看不到作為經濟放緩主因的房地産不景氣的解決方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談到了「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雖然提出「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但並未提出新的具體措施。由於缺乏對房地産不景氣等的具體措施,上證綜合指數13日收於3,391.88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0%。 

摘自日經中文網

相關新聞

Nvidia正陷入中美科技戰漩渦,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監管機構近日指控其違反《反壟斷法》,...
輝達(Nvidia)計劃斥資最高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投資OpenAI,協助其在美國建設用電規模至少10吉瓦(GW)...
韓國總統李在明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若依照美方目前提出的條件進行3,500億美元投資,韓國恐面臨類似1997年金融風暴的危機。他強調,...
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一年前發佈的歐洲競爭力報告中提出了383項建議,但僅有少數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