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AI基本法草案出爐 7原則4重點強調隱私保護兼顧人權

美國、歐洲日前陸續推出人工智慧(AI)的相關法案,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表態盼台灣的AI基本法草案能加速送到行政院。今草案出爐,共列出7大基本原則與4大推動重點,國科會強調將協同各部會推動AI發展所需的法規,讓AI發展能夠持續鼓勵創新、並兼顧人權與風險因應。

國科會今日指出,AI技術近年發展快速,為整體產業與社會活動帶來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作為我國產業及國家發展的關鍵競爭優勢。經過審慎研議、徵詢各界意見,邀集公協會、業界領袖、大專院校校長及各部會,召開多次溝通會議,國科會今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

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擬定永續發展、人類自主、隱私保護、資安與安全、透明可解釋、公平不歧視及問責等7大基本原則,以及創新合作及人才培育、風險管理及應用負責、權益保障及資料利用、法規調適及業務檢視等4大推動重點,國科會指出,其將做為引導我國各機關發展與促進AI應用的原則。

國科會說明,AI技術在氣候變遷、環境、醫療、金融、交通、內政、農業、公共服務等各領域對民眾具廣泛影響,但在AI帶來社會及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能對個人或社會帶來新的風險或影響。因此全球主要國家皆尋求建立人工智慧的治理方針與原則,如歐盟於2021年提出「人工智慧法」、2024年通過審議,著重於人民權利的保護;美國總統於2023年發布「發展與使用安全且可信任的AI行政命令」,訂立聯邦各部門人工智慧發展的推動任務。

國科會強調,將發揮跨部會、跨領域的協調角色,配合行政院數位政策法制協調會議,協同各部會推動AI發展所需的法規及機制,期使我國AI發展能夠持續鼓勵創新並兼顧人權與風險因應,進而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草案預告60日,即日起至9月13日止,內容可至國科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law.nstc.gov.tw/)「草案預告」區與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https://join.gov.tw/policies/)查詢。

相關新聞

高教工會召開記者會指出,2005年大專校院教師評鑑明確列入大學法,迄今已走過20年,但評鑑已發展成失控的怪獸,要求大學法修法,...
賴總統同意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請辭,由於黃是蔡政府自製潛艦(IDS)計畫核心人物,從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到國安會諮委,長期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日前對巨大集團台灣廠區製造的自行車與零組件發布暫扣令(WRO),理由涉及疑似侵犯移工人權,震撼全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時,強調推進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決心,目標是將晶片自製率提高至40%。他稱,美國太依賴台灣生產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