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川普班師回朝後的通膨隱憂

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在6月底的第一場電視辯論結果,拜登表現令人失望,許多美國主流媒體,甚至民主黨內部均籲請「換拜」。沒想到,氣勢如虹的川普在7月13日於賓州造勢時遭槍擊受傷,在舉世震驚之餘,不少專家更斷言,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川普「贏定了」!為此,就經濟而言,不僅是美國乃至全球都須面對川普班師回朝後的「新局」。

 事實上,在辯論前,已有16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共開連署,認為川普「不負責任」的減稅政策會有很大的機會將再次引爆通膨,且對世界經濟造成重大衝擊。相對之下,拜登的政策將是更穩健可行的政策。當然,在上述的連署中,美國財長葉倫的先生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也在其中。

減稅負、加關稅、高國債   三大通膨來源

 上述連署中所擔憂的通膨問題是否會在川普任職後成真?應是經濟核心問題。本文認為若從減稅、加徵關稅及居高不下的國債三方面來看,持續通膨發生的可能性應是不小,也難以迴避。

 首先,就減稅而言,減稅救經濟最經典的論述應是美國共和黨雷根總統於競選期間所提出的「供給面經濟學」,其中,特別是拉法曲線(Laffer curve) 說明減稅的結果不僅不會減少政府收入反而會讓政府收到更多的稅。雷根政府執政期間的結果顯示出,上述增加稅收的效果其實非常有限,但就共和黨來說,這減稅的藥方不論是否靈光,定是要一抓再抓。爾今問題在於減稅的結果,不一定能增加稅收,但它對美國國債的削減應是沒有任何助益的,為此,印鈔發債救市也須再加以持續,通膨也必將如影隨至。

高利率造成「美元潮汐」,將殃及各國雙率政策

 當然開啟高關稅貿易戰的川普也一定會在關稅的課徵上更再加碼,且更加速與中國的脫鉤,其直接的結果當是直接衝擊美國物價。此時,美國經濟中下階級的勞苦大眾將更身受其害,而經濟中上階層的人士在減稅的優惠下,當更不會感受到通膨對生活上的壓力。

 通膨的結果,也勢必讓美國利率居高不下,美元的強勢也勢必讓各國在升息、本國貨幣貶值上備受壓力;常言的「美元潮汐」必將重演且力度更劇。

 美國國債或能削減的一種可能是,川普必會要求其盟友大幅增加軍備支出,為此美國政府就無須直接支付相關的軍工及海外駐軍支出。此外,在結束俄烏戰爭後,也能減少相關支出,而讓北約盟國將相關軍事支出化作對美國國防支出上的支持,可說是一石二鳥的高明策略。

 雖然如此,美國在中東、亞太及歐洲的全球部署任務十分繁重,而在亞洲與中國軍備上的競武將只會更為加劇,上述軍事上節約的開支可能效果仍十分有限。綜上所述,不論是從開源 (如減稅、提升關稅)或是節流(如國防開支及區域衝突)而言,在未來川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美國國債能否得到紓解將備受考驗,為此,通膨的陰影也勢將揮之不去。問題是,這期間又將會有多長?

 從國際政經情勢觀察,在中美的大國競爭不能緩解、俄歐間、中東間的矛盾亦不得紓解,再加以去美元化也逐步落實下,凡此種種政經因素,都會讓美國的通膨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或許,與通膨相關的另一個直接問題是,在未來川普的下個任期內,他是否信守競選承諾,把通膨視為重要且須全力解決的問題呢?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