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下季討論最低工資明年調幅 預期4%以上調漲
勞動部將於今年第3季邀集勞資政學四方首次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決定明年最低工資。因主計總處預測通膨仍超過2%警戒線,同時在AI需求強勁下,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外界預期明年最低工資調幅4%起跳。
《最低工資法》自今年起實施,取代過去基本工資審議。最低工資法已明訂,該法施行後首次公告的最低工資數額,不得低於施行前最後一次依勞基法公告的基本工資數額。換言之,明年最低工資一定會調升,只是調幅待定。
今年基本工資月薪27,470元,時薪183元,若2025年最低工資調升4%,經四捨五入取整數,月薪將來到28,570元,漲1,100元;時薪則會來到190元,漲7元。
最低工資法規定,最後確定調幅將兩道關卡決定。第一,最低工資審議新設11人研究小組,將於審議會召開前30日提出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以利審議會議討論,此舉是要縮短勞資喊價區間;第二,在審議會上由勞資政學四方討論,採共識決為原則,如無法達成共識,再採多數決。
由於最低工資法已明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入應參採指標,亦即一定會反映CPI調幅。其他尚有包括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的分配比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等11項參採指標,加加減減最後訂出調幅。
外界認為,參採指標列了一堆,最後還是會在CPI年增率及經濟成長率兩指標上折衝,端視經濟成長率要分配給勞工多少,此亦為勞資雙方長期建立默契。
主計總處5月底發布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因AI發威帶動出口,景氣復甦態勢明朗,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94%;同時上修今年CPI年增率為2.07%。若CPI年增率全數反映,經濟成長率若勞資共享,明年最低工資調幅將超越4%。
一位最低工資審議委員坦言,最低工資討論會愈來愈困難,一是產業景氣差異很大,今年看似景氣比去年好,但許多傳產仍在苦撐;二是CPI上漲,為照顧勞工基本生活,所以最低工資要反映,但近幾年CPI上漲並非需求拉動,而是全球通膨,代表廠商不僅沒有賺到錢,同樣承受生產成本增加的困難。這位委員表示,CPI年增率調幅一定會全數反映在最低工資調幅,2.07%是跑不掉。惟經濟成長果實,勞工是不是該分一半這麼多,的確需要思考。
延伸閱讀:最低工資調漲 勞團:GDP 納應參採指標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表示,勞團認為應維持過去勞資雙方每季一次工作小組會議,此外也主張將GDP成長率納入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保障最低工資調幅採計,不能低於基本工資時代的共識。
他指出,勞方對現行《最低工資法》有兩大意見。首先,過去基本工資時代,勞資雙方已有共識,調幅採「CPI年增率足額反映,加上經濟成長率勞資共享」原則;但在最低工資法中僅CPI年增率納入應參採指標,至於勞資雙方無共識部分皆列為「得」參採指標。
他說,得參採指標雖明列多達11項,但「價值卻很低」,甚至連經濟成長率都無法明正言順納為最低工資調幅計算。勞團擔憂,此對勞方極為不利,過去保障勞工分享經濟果實,至少可分享一半、甚至更多,而今連這部分保障都沒有。
其次,戴國榮說,由政府單位及學者專家等11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完全排除勞資雙方,這是很奇怪的事。因勞資最了解狀況,等到召開審議會時拋出研究小組的調幅建議,勞資就得花更多時間討論、凝聚共識。勞團擔憂,研究小組未將勞資雙方意見納入,「難道政府想全面主導調幅?」勞團建議,應維持基本工資時代,勞資雙方每季見一次面的工作小組會議,作為勞資溝通平台,就當前經濟情勢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