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子法首見碳排「打2折」 環團估將損失逾300億碳費收入
環境部4月29日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三項碳費相關子法草案,明訂收費對象與計費機制。草案中首度納入高碳洩漏風險係數,碳排放可「打2折」再享優惠。環團批評,環境部簡直把減碳當大賣場下殺折扣週年慶,違背污染者付費精神,無助企業減碳。
草案首見 碳洩漏係數0.2 排放量直接打2折
草案規劃,碳費收費對象為「年排放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之排放大戶,但在計算排放量的時候,可以扣除起徵門檻的2.5萬公噸,也就是「超過2.5萬噸的部分」才會計費。企業將在每年4月底完成前一年度的碳盤查登錄,5月底前繳交前一年度的碳費。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起徵門檻將逐步下降至1.5萬公噸,預計到2030年起徵門檻將設為1萬公噸。
此外,針對鋼鐵、水泥業等具有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還有「過渡轉型」措施。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後,若核准為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則能依碳洩漏風險係數享有碳費折扣,初期為0.2,也就是排放量打2折。未來係數將逐步提高至0.4、0.6,期程未定。此外,還可以享有減量後的優惠費率,但排放量就不能再扣除起徵門檻2.5萬公噸。
環境部指出,目前規劃的機制是要求企業申請自主減量計畫才可以打折,比起他國如歐盟無條件給予免費,已經相對嚴謹,沒有過度折扣的情形。
回顧近年碳費費率討論,工商團體數度喊價每噸100元以下、環保團體也一再倡議每噸500元起徵。假設訂價500元,乘上碳洩漏風險係數0.2,實際也只需繳100元,另外還可享有優惠費率。
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後,若核准為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則能依碳洩漏風險係數享有碳費折扣。圖片來源:擷取自環境部簡報
環團批環境部像下殺折扣週年慶 放走6000萬噸碳排
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等團體發表聲明批評,碳費還沒開始徵收,環境部就先規劃「打折」,像大賣場下殺折扣週年慶,在淨零議程中喊價叫賣,污染者付費原則也淪為「污染者優惠」。
環保團體指出,光是排放量扣除2.5萬噸的免徵額,預估要損失37.5億元以上的碳費收入,再加上碳洩漏風險係數給予折扣,將導致300億以上的碳費收入損失,有6000萬噸以上排放量無須負擔外部成本。
民團聲明指出,國際碳定價施行多年,研究已證實沒有發生碳洩漏現象,打折只是讓產業逃避付費。更嚴重的是,環境部雖配合歐盟排放交易的「免費配額」給予折扣,但國內碳費費率比歐盟還低,出口至歐盟的業者,仍將面臨額外的碳關稅壓力,恐怕會轉移至下游,如中鋼就會轉嫁給下游螺絲螺帽等中小企業,可能加劇產業及社會衝擊。
若以鋼鐵業排放龍頭中鋼公司來看,假設碳費每噸500元,其2022年排放量須繳交97.3億元,但打了兩折之後,變成19.4億元,足足少繳77.8億餘元。且通過自主減量計畫又可以享有優惠費率,實際繳的碳費將會更少。
環團批減量指定目標太鬆散 不完全遵循SBTi原則
草案也規劃了自主減量優惠制度,企業只要能達成指定減排目標,就可以出自主減量計畫、享有優惠費率。指定目標將分兩大途徑,一種是參考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以2021年為基準年,設定各行業到2030年的減量目標,此種將給予較多優惠;第二種是以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24%為目標,設定不同排放型式的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
民間團體卻質疑,環境部沒有完全遵循SBTi原則,以鋼鐵業為例,草案中指定目標為25.2%,然而中鋼現況SBTi目標應為39%。整體目標設定過於寬鬆,無助企業減碳。
劉銘龍臉書發言建議
碳定價是國家邁向淨零的重要政策工具,所謂碳定價(Carbon Pricing)就是透過對「碳排放」訂定價格,利用市場機制降低碳排放量,以適切反映氣候影響成本和促進低碳能源選擇,為全球邁向2050淨零的重要策略。根據世銀最新統計,全球實施中的碳定價工具(Carbon Pricing Instrument, CPI) ,採碳稅 (Carbon Tax)或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共計75個國家或地區,涵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超過23%。
歐盟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從2005年以來,電力與工業已經減量37%,針對台灣高排碳產業,其實應借鏡歐盟實施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經驗,讓有能力、有意願減量的企業,及早布局投資創新減量技術,自我提升在淨零時代的國際競爭力。
因此,與其為排碳大戶「客製」碳費的優惠折扣減免,再次建議:
一、碳排達2.5萬噸以上電力業及製造業,應納入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才能有效減碳,並且與CBAM接軌
二、未納入前述ETS管制之製造業、運輸物流、住商服務業(教育、醫療與慈善事業可排除),其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1萬公噸CO2e以上者,可隨用電或燃料徵收碳費
至於碳費要不要改為碳稅徵收,以及何時實施台灣版的碳關稅,可等我國碳定價制度上路後陸續討論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