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文領域第一人!中研院士王汎森獲德國洪堡研究獎

洪堡研究獎是德國頒授給德國境外之國際學者的最高榮譽之一,旨在推崇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表彰在學術研究上提出重要基礎發現、新理論,或是在所屬學門已具有長遠影響並且在未來可能繼續發展卓越研究成果的學者。王汎森對學術及教育的貢獻受到肯定,為台灣人文學領域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院士王汎森,榮獲德國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頒發2023年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王汎森對學術及教育的貢獻受到肯定,為台灣人文學領域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將於明(2024)年6月由德國總統親自頒獎。

王汎森目前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在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擔任合聘講座教授,並擔任台灣綜合大學系統主席。他曾任國科會人文社會處處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研究領域包括明清到近現代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和史學史,近年來將研究觸角延伸到所謂中國的「新傳統時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學思想的政治意涵等問題;著作包括《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等12本學術專書及百餘篇論文。

中研院指出,洪堡研究獎是德國頒授給德國境外之國際學者的最高榮譽之一,旨在推崇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表彰在學術研究上提出重要基礎發現、新理論,或是在所屬學門已具有長遠影響並且在未來可能繼續發展卓越研究成果的學者。1972年洪堡研究獎首次頒獎,受獎者是美國資深科學家,其重要意義在於感謝二次大戰後美國對於重建德國科學研究的支持。1972年迄今,獲獎者多為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領域學者,人文學領域得獎者極少。中研院表示,洪堡研究獎徵選程序嚴謹,由22位來自各學術領域學者組成該獎項遴選委員會,以獨立的外送同儕審查(peer review)及被提名人的學術資質審查,主要篩選條件包括被提名人的國際學術聲望、當前進行之研究以外的學術論著是否具有顯著影響、是否曾得到與自身研究領域相關的德國重要學術獎項。

 


德國洪堡基金會,全稱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德語: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是德國政府為了紀念自然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於1860年創建的具有司法權能的基金會,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洪堡基金設有嚴格的遴選程序,由大約100名不同專業的著名科學家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對初選入圍的申請者進行討論表決。洪堡基金會提供著名的洪堡學者研究獎學金,既為剛踏上科研道路的"年輕博士後",也為"知名學者"提供資助。洪堡基金會每年提供大約600個"洪堡研究獎學金",每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高質量候選者中,僅有20-25%獲得批准。得到德國洪堡基金資助的學者,自動獲得洪堡學者的終身榮譽頭銜,並且會得到德國總統的接見會晤。在150多年的歷史中,洪堡基金已資助了來自140多個國家的超過3萬名學者,其中包括57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摘自維基百科)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