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食品解禁? 把關有破口檢測量能不足

編者按: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上周與黨團成員、行政院官員討論福島食品進口問題,消息一出,地方官員認為開放在即,但開放後的管理難度更勝萊豬。民眾黨立委賴香伶17日表示,日本福島五縣市的食品重新談判,議定程序上面真的不能貿然的用行政程序就闖關。

輻射汙染檢測量能不足 註明產地也面臨困難

根據衛生局指出,若要檢測食品有沒有輻射汙染,目前僅新北、高雄及台中有輻射檢測設備,若其他縣市衛生局要檢測;唯一解決辦法是送原能會檢測,但過程太耗時。且福島食品面臨的另個問題,就是產地標示困難;例如福島出產的米,經過別的城市加工為米果後,最後標示的產地就不會是福島,「連衛生官員都會擔心混淆,可以想見未來民眾疑慮。」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陳怡婷說,在食安觀念上,哪個環節食安風險最大,就應作為原產地。進口後加上製作流程、保存期限等因素,在台灣加工做成麵包或麵條等是最後一個環節,食安風險最大,但產地反而標示台灣,要確認是否為百分之百台灣製造「確實有難度」。

各界喊話 政府應尊重科學做好把關

地方衛生局官員對福島食品進口則建議,既然只有少數國家還未開放進口福島食品,中央就要做好把關,例如逐批檢驗時,貨櫃打開後不能有漏網之魚,且進口前一定要公告科學檢驗標準,而非一句「我國要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無視國人對福島食品進口的憂慮。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則說,大家如果記憶猶新,過去對於核食檢驗標準,以及銫的影響,很多專家學者其實還是有疑慮。希望透過科學數據,進行公聽程序之後,政府行政單位要讓國人放下疑慮。
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也表示,假設要開放,首先在日本方面,一定要要求他們在當地就檢驗好,到台灣來也要再度檢驗,檢驗必須要有各種良好的器具來偵測輻射線的問題,也要訓練、培養更多人才來應用好的器材,偵測是否有輻射線汙染的問題,政府應該未雨綢繆。

相關新聞

近期,一份來自「碳簡報」(Carbon Brief)網站的報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指出中國大陸在二○...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國民黨 今天在人數優勢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提供企業金融支持...
颱風丹娜絲從嘉義縣布袋鎮登陸,百年一遇,強陣風造成嘉義地區災情嚴重,設置於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溪墘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