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永續揭露 119家企業先行
金管會昨(17)日宣布全面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敲定2026年為永續元年,2027年3月中將有119家資本額百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在年報上率先揭露永續資訊,此舉可吸引更多永續資金投入台灣、有助推升台股,企業與台股可望同享利多。
企業年報上揭露永續資訊,金管會指出有四大效益,一、有助企業納入國際指數成分股及ESG評等,增加能見度 ;二、吸引更多永續資金投入台灣;三、防止企業「漂綠」;四、加速永續轉型和承諾。
金管會三階段推動接軌國際永續揭露準則 圖/經濟日報提供
「永續資訊揭露」可看出一家企業執行永續的真實情況,若僅是模糊敘述,減碳目標就存疑,若是很精細敘述或量化,顯示該企業有能力減碳,投資人可依此做投資判斷,機構法人對該企業ESG投資評等也會有差異。
證期局長張振山表示,日本是2025年才確定何時實施,香港僅公布氣候相關揭露(S2)先行,新加坡正徵詢外界意見,台灣全面接軌國際永續準則時間,在亞洲相對領先。
IFRS轄下的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是在今年6月發布S1、S2兩號永續揭露準則。這兩號公報為全球訂定一致性的永續資訊揭露標準,增加可比較性跟可信賴性,加速企業轉型,金管會昨宣布,以直接採用方式,與國際永續準則接軌,不再有「台版永續準則」。
主要有三大重點,一、適用對象和時程,第一階段資本額逾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119家將在2027年揭露永續資訊,第二階段資本額50億~100億元的公司,將有107家在2028年揭露;第三階段所有上市櫃公司在2029年都需依國際準則揭露永續資訊。
二、揭露位置和時點,金管會將規範上市櫃公司的年報上,需新增「永續資訊專章」,並提前與財務報告同步,均在每年3月公告,一旦年報揭露不實,負責人最重將關七年。
三、揭露內容,金管會比照國際規範,給企業採用永續準則的豁免項目,1.溫室氣體範疇三可延後一年揭露,2.首年免揭露比較期,3.氣候風險影響財務、或情境分析,允許以「敘述性」文字取代量化指標,4.氣候風險影響可依現行合理資料估算,無須投入過度成本。
大挑戰!公司股東會年報得揭露永續資訊 金管會提兩解
金管會敲定2026年起的三年內,分三階段讓上市櫃公司依國際準則揭露永續資訊,金管會8月召開公聽會中,企業最擔憂八件事,其中又以「年報提前揭露時點困難」挑戰最大。
因金管會要求,企業需在股東會的年報中、揭露永續資訊,這部分需與每年財報同步公告,藉此讓投資人將永續資訊與財報做連結,換言之,上市櫃公司得提早在每年3月底、股東會年報就得出爐。
目前股東會上揭露的年報,是股東會召開前七天或14天才需揭露,若提早與財報同步到3月底,等於提早兩個月就得公告。
為解決年報提早出爐、反增加企業成本,證期局提兩大解方,一、簡化年報內容,刪減非必要項目、部分事項索引到公開資訊及簡化和整併,估精簡項次比例20~25%,二、允許部分資訊以財報資訊或現有資訊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