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恐受牽連 WHO籲中國改變動態清零政策

編者按:

2022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再次肆虐中國,根據彭博報導,上海復旦大學研究人員研究指出,大陸若放棄清零政策,可能引發大規模感染,導致160萬人喪生。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10日呼籲中國改變「清零」政策,並強調該作法是不可行性。四月中國各省封城以來,停工衝擊、供應鏈斷裂,衍生出人權與社會發展問題,為中國長遠發展埋下變數。

堅定動態清零 研究指出恐造成百萬人死亡

中國從上月以來封城清零政策,除對外國企業造成經營困難,也在內部引發諸多批評,然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本月5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表明中國的防控政策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與一切歪曲、懷疑、否定中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

而根據彭博報導,上海復旦大學於自然期刊(Nature)發表的論文指出,因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低,而且依賴效果較差的國產疫苗,若不採取普篩和嚴格封城措施,可能在5月到7月之間爆發大流行,造成1億1220萬有症狀的病例、510萬人住院、160萬人死亡。

世衛不看好清零政策 籲應平衡社會、經濟

對於中國政策,譚德塞在10日的記者會上指出,考慮到病毒現在的行為,以及對未來的預期,認為清零策略顯然難以持續,如何過渡至另一政策非常重要。「我們已與中國的專家討論有關議題……我想(中國)改變策略會是非常重要。」

WHO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也直言,中國政府在推行相關防疫政策時,應考慮它對人權和經濟的影響。「盡管這並不容易捏好分寸,但我們需要平衡防控措施與其對社會及對經濟的影響。」

外媒減少投資 面臨「增長型衰退」

根據日本野村控股的估計,上個月中國有45個城市、3億7300萬人生活在封鎖之下,這超過了整個歐盟人口(4.48 億)的四分之三,也比整體美國人口(3.3 億)還要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下調對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4.8%降至 4.4%,遠低於中共設立的5.5% 目標。

中國美國商會9日發布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52%)大陸美企表示已推遲或減少在華投資。更有不少外媒引述經濟學家指出,受動態清零抗疫策略影響,中國經濟正面臨「增長型衰退」的風險。一旦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四分之一份量的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將拖累全球增長。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