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樂觀的五個理由

據FT專欄作者ChrisGiles發表的文章,2023年全球經濟迄今為止表現得相當不錯,比人們擔憂的要好得多,普遍對全球經濟感到樂觀有五個重要原因。

  第一、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美國、歐盟、印度、日本、英國和韓國,在Fed升息的時候,並沒有陷入衰退。這些主要經濟體具有韌性,同時大型新興經濟體沒有陷入任何金融困境,降低了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第二、之前世界正在經歷一系列供給面衝擊,卻未被擊潰。全球商品運輸困難正在快速消失,歐洲在天然氣價格下降後,可能帶來的對經濟復甦的積極影響。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這將令歐洲收入上漲、消費增加和通脹降低。

  第三、大家關注的中美日益緊張的政治關係帶來的經濟風險。最近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的講話,都尋求讓中國放心,葉倫的這番話也得到了美國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呼應。降低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風險發生的可能。

  第四、中國解封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在家庭消費和服務業領跑下,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同比增長4.5%,優於預期。

  第五、讓人高興的最後一個原因,OPEC+國家四月每天減產100萬桶,導致布蘭特原油價格從每桶約77美元立即攀升至85美元。目前,油價已回落到每桶77美元。OPEC+國家的石油減產無法控制全球價格,對石油消費者和全球經濟都有好處。

  毫無疑問,2023年將出現更多經濟問題。進一步的銀行業壓力、美國國內在債務上限問題上的政治僵局以及居高不下的核心通脹率都是巨大風險。但今年開局良好,肯定好於預期。當前2023年全球經濟格局令人驚喜。這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中國「雙十一」 購物節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電商平台促銷活動後即將落下帷幕,但這場全球最大的購物盛事並未激起消費者的廣泛熱情。...
在全球邁入生成式人工智慧(AI)爆發式成長的關鍵歲月中,臺灣也正站在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十字路口;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數位媒體公司...
中國綠色債券(環保債券)的發行量增加。2025年的發行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按年度計算創下歷史新高。在中國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