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碳關稅 黃天牧提醒永續面對的多重危機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要隨時盤點自己未來會發生或不發生什麼事?我們是否都已經準備好?
面對到來的邊境碳關稅,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27日指出,台灣產業結構是以製造出口為導向,企業面對碳關稅、碳費是極大的挑戰,但也是順勢轉型的大好機會。 吳東亮也呼籲,企業必須關注國際減碳的趨勢,提早在能源、生產及管理模式上做出改變,釐定策略並開始行動,才能掌握新經濟與新產業發展契機
黃天牧27日出席工商協進會與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共同舉辦「提升企業韌性,強化台灣競爭力」論壇時,用四個重點談到永續與韌性。首先是永續定義,他認為,「永續」是如何滿足我們這一代的需求,又不損及後一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
從這個立場上來看,黃天牧表示,「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所以,他要談的第二個重點是,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他引用「世界經濟論壇」今年發表的「全球風險報告」表示,今年全球面臨的是多元危機,包括氣候、生存成本、地緣政治,社會的兩極化。如果更概念化,則是社會因為財富的不平均,造成的兩極化,還有,科技的發展,也可能反噬人類的社會價值,以及高齡化社會與民粹的政府、政府對大企業的不信任,都會反應到永續的課題上。
第三是韌性,黃天牧表示,現在面對的多重危機,不只是有黑天鵝或是灰犀牛,不是只有預估明天、下周、或下個月,而是要隨時盤點自己未來會發生或不發生什麼事?我們是否都已經準備好、有足夠的能力來因應?
最後是合作。他引用一位國際環保人士的話說,對地球最大的威脅是:大家都認為別人會去處理,不需要自己。然而今天所面對的多元而多重的問題,是必須要大家一起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