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趨勢疲弱,主計總處下修今、明年GDP!

全球經濟皆受到市場需求降溫、民眾消費力下降等難題所困,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全球景氣的下行最先反映在製造業上,企業面臨需求減少、庫存去化等因素,導致出口成長值不如預期,這股台灣製造業的逆風,也許會吹到明年年中才有望停歇。

國際經濟情勢吹起逆風,台灣也無法倖免。主計總處昨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大幅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六,較上次預測下修○點七個百分點;明年經濟成長率則從百分之三點○五下修為百分之二點七五,宣告「保三」無望。主計總處表示,下修今、明年經濟成長率主要問題出在出口值與當初預測落差大,表現不如預期。

主計總處昨也上修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至百分之二點九四,明年隨著原物料價格漲勢趨緩,CPI可望降到百分之一點八六。

儘管主計總處預測台灣明年CPI不會破二,但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在中研院發表演說時示警,國際機構預測,明年美、歐、英等先進國家通膨雖回降但仍居高,且經濟轉呈微弱成長或小幅衰退,若未來高通膨持續且失業率升高,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恐將陷入「停滯性通膨」泥淖。

隨著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下修,原本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今年台灣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可望首度超越日本及南韓也可能泡湯。主計長朱澤民上月在立法院答詢說,台灣人均GDP今年應該可以超越日韓,但金額也許沒有IMF預估那麼高。

主計總處昨預測台灣今年人均GDP為三萬二九一四美元,較IMF預測值三萬五五一○美元低,朱澤民面對媒體詢問時也改口說,今年和明年都不一定(超越日韓),要看匯率而定。

朱澤民指出,如果按照PPP(購買力評價),很早就超越,但人均GDP不見得會比南韓高。他說,「是IMF估計會超越,但我們的估計還不一定會如此」;能否超越,匯率影響大。

至於經濟何時可望回升?主計總處表示,反映在出口主要是需求因素,由於廠商目前正進行庫存調整,朱澤民則說,可以說明年第二季逐漸回升。

主計總處昨天舉行國民所得評審會議,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表示,與八月預測相較,今年民間消費比預測好,民間投資也比較好,這次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主要原因在出口。

由於全球世界貿易減少,經濟成長也下修,因此影響我國出口,其中商品出口第三季下修八十二億美元,第四季減少一三二億美元,累計下修二一四億美元,約影響全年GDP逾一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 2025年7月18日簽署《穩定幣法案》(The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台積電加速1.4奈米製程佈局,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加上輝達新晶片架構訂單,下半年看好。
卓榮泰啟動「AI行動內閣2.0」,調整16閣員涉10部會,新運動部成焦點;在野黨批評政治凌駕專業,財經及組織變革受關注
卓榮泰內閣改組,異動人事名單出爐,調整影響10個機關、16人。行政院今天(27日)透過新聞稿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