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要轉弱 有兩大前提

強勢美元已成全世界最頭痛問題。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朱雲鵬指出,美元要轉弱有兩大可能情境,一是聯準會因失業率大升而減緩升息步調,或甚至開始降息;另一情況是美元、美股都太貴了,大家都買不下去時,美元就會跌了。這個時間點,他估測大約是明年年底。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則表示,強勢美元的背後因素,是否單純是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效應,值得探究,如果不是因為升息導致的話,非美貨幣國家即便升息,也無法阻止該國貨幣貶值。

北威線上論壇20日主題為《強勢美元下的全球匯率波動》,邀請朱雲鵬、劉憶如、丁允嘉、陳松興等財經學者主講。

回顧歷史,劉憶如分析,美元走升有主要源於實質利率(名目利率減去通膨率)的走升,或經濟實力的勝出(表現在GDP成長率的增加及失業率的降低),或源於美元作為最主要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也就是避險港灣的地位。而美元指數史上最高是1985年2月的164.72。

為對抗強勢美元,劉憶如指出,「央行干預匯市」成今年以來許多國家最常見政策,今年1至9月間,不含大陸的亞洲央行拋售美元以阻貶自己的貨幣之金額,合計890億美元,其中僅9月一個月就達500億美元。此外,目前各國央行之外匯存底合計12兆美元,較去年減少1兆美元,下降的幅度為2003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

朱雲鵬則指出,美國聯準會的兩大政策宗旨是「充分就業」與「價格穩定」,今年來的緊縮貨幣政策為的都是控制通貨膨脹,要把高物價壓抑下來,聯準會是「仗著」現在失業率還在史上偏低的3.5%,因此每次加大升息幅度從不手軟。

「但是,如果過度升息造成經濟衰退,而且是真正的衰退,失業率恐怕會回升到5.75%的歷史平均水準」,朱雲鵬說,從美國歷史觀察,通貨膨脹是一隻會咬人的狗,但只是小狗,可是失業率一旦上去,單是回升到4%,民眾簡直是「被狼咬到」,美國經濟可能真正大衰退。

相關新聞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