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連任受矚目

楊金龍於2018年年2月接任總裁,迄今已滿四年半。身為「老央行人」的他,曾在央行最重要的外匯局、業務局歷練,也曾任央行駐倫敦代表辦事處主任;儘管師承央行前總裁彭淮南的穩定風格,楊金龍卻也努力實踐他對加強央行貨幣政策透明度的承諾,像是在公開記者會上有問必答、直球對決,對央行未來將採取的貨幣政策與房市信用管制方向,也會提前對市場示警,有如注入預防針般、避免市場過度波動。

楊金龍自接下央行總裁後,央行貨幣政策朝向開放、透明、改革的積極做法,以更有效率的溝通方式,讓社會大眾充分了解貨幣政策方向。包括理事會後記者會首開網路直播,讓政策決議傳播更即時且擴大,親上火線在第一時間為政策提出辯護,還重大政策發布,均透過線上高速傳播。

2020年疫情爆發,央行也受惠超前部署的線上平台,不受疫情衝擊,運作維持順暢。理監事會議提前至下午2點,以利所有理事對重大國家貨幣政策,能進行充分討論再做決議。金龍第一任期進入下半段,超級黑天鵝的「疫情」在全球肆虐,大量海外資金回台避難,及台商回流潮,一時間錢滿為患,且轉進房市,引發炒房惡風再起,政府啟動健全房市方案。

楊金龍一方面力戰熱錢,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調節市場資金結構,更出手打炒房,四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在各部會多箭齊發下,今年房市大幅降溫,成效愈來愈明顯,發揮有效政策力量。
 

中央銀行總裁任期一任五年,總裁楊金龍2018年2月上任,至明(2023)年2月屆滿。對於明年央行總裁大位,是由楊金龍續任,或由央行現任副總裁陳南光接任,為金融圈所矚目。

金融圈主管分析,楊金龍總裁的連任之路,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全球通膨嚴峻、台灣難以置身事外,其次是美國聯準會(Fed)狂升息加縮表,使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最後則是強勢美元時代,恐釀成新興市場債務危機。

相較楊金龍的謹慎穩定風格,央行現任副總裁陳南光,與央行理事陳旭昇、李怡庭,被業界視為央行內的「鷹派」份子,陳南光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是央行前副總裁陳師孟的得意門生,專長為總經、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上任以來不改學者本色,持續對央行貨幣政策進行建言。

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與前理事吳聰敏等曾合著名為《致富的特權》一書,抨擊央行的貨幣政策,陳南光為此書寫序。央行理事出書抨擊央行貨幣政策,一度引發央行茶壺風暴,並展現目前的央行理事會裡,有鷹派也有鴿派,貨幣政策更能在理性辯論下達成決議。

今年以來,美歐國家通膨炸鍋,台灣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是連月均在3%之上,因應聯準會(Fed)等主要央行,採取加速且擴大升息力抗通膨,楊金龍上半年再次超前部署,預告必要時舉行臨時常務理事會,以利貨幣政策最即時因應。

觀察目前高通膨仍在發展中,健全房市也未達到最理想目標,央行貨幣政策至為關鍵。金融人士強調,楊金龍續任央行總裁,有利於政策的延續性,帶領台灣安度這波金融風險。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