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言訪中引議 兩岸關係待觀察

兩岸情勢近期升溫,社會氛圍緊張之際,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本月10日照常出團訪中,強調「這是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此一訪問行程引發外界諸多討論,在這關鍵的時刻,兩岸持續對話交流有其必要性,但能否達到對話目的?時機是否適切?是國人須持續關注的問題。

危機時刻訪中 引發討論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導致北京當局持續對台軍演,中台關係愈發緊張。夏立言10日仍按原定行程出團訪中,到中國關懷台灣民眾,是應該做的事,不會因為一時的演習就卻步,強調「什麼時機都是好時機」。他也強調,希望此行能幫助我國在貿易遭遇困難的中小企業或農漁民,並將這些問題反應給中國的涉台單位,讓他們加以改善。

國民黨表示,此行主要的目的是「顧民生,護台灣」,且早已於數月前就安排。此行將走訪包括福建、浙江及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是台人在陸工作、生活及求學集中之地。

學者:國家利益為前提 多管道對話是好事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表示,夏立言有問過他意見,他認為,在選舉當下,「去絕對沒好處」;但很多台商、中小企業及農漁產品不能通通賣不出去,站在國家利益看,當然希望能多一個管道,他建議不要談太多政治,替台灣人民和台商多出一點聲音此次行程,若從這角度他鼓勵對方去,夏立言也接受他的建議。

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包括國際社會,以及總統蔡英文,都希望兩岸能夠和平、持續對話交流;因此,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不能放棄交流。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也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只有三個贏家:共產黨、民進黨與裴洛西本人,但最大輸家卻是無辜的台灣民眾。因此他認為夏立言在兩岸最危險的時刻訪中是正確的事,而他也百分之百的支持。

內外反對聲浪大 是否達目的待觀察

然而,但此一行程在中國軍機不斷擾台的情形下,勢必引發不小的爭議,且不少反對聲量來自於同一陣營。國民黨團多位青年議員的連署表示,「停止出訪、聆聽民意」;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也點名,國民黨不該沒有選舉考量,且路線不明確一直以來都是該黨軟肋,他更直言,國民黨真想終結兩岸「軍事對立」,確保「ECFA互動不斷」,唯一之道,就是執政。

蔡英文總統也在民進黨中執會指出,國民黨仍在此時執意前往中國,令人民失望,更是向國際社會傳遞錯誤的訊息。她強調,「我們不挑釁、不升高衝突,捍衛主權與國家安全,台灣絕對不退縮。」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