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評估大陸房地產斷供風暴與金融安全

中國民生銀行是大陸第一家由民間資本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雖然過去幾年爆發各種弊案與倒債風暴,仍是總資產高達人民幣7兆6,970億元(2021年6月),放款餘額超過人民幣4兆元的超大銀行。

然而中國民生銀行今年屋漏偏逢連夜雨,面臨房地產斷供危機(註:指購屋者對停工中的在建預售屋,拒絕繳交房屋貸款)的同時,北京金融法院在7月底裁定,中國民生銀行大股東泛海控股所持有的18億股流通股權,全凍結3年,泛海控股是中國老牌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在深圳股市A股掛牌代碼為000046.SZ,是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在深圳股票掛牌交易的龍頭企業,然而,泛海控股步入中國恒大等大型開發商的後塵,到期公司債無法償付,在紐約投資4億美元的建案融資無法償還遭到接管,連中國境內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也違約。

理論上,銀行大股東爆發債務危機,與銀行經營無涉,不過中國民生銀行的股價為此再創新低,跌到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價位,8月5日每股人民幣3.68元的收盤價,相較於11.11元的淨值,股價淨值比僅剩33%,折價高達67%,本益比剩下4.79倍。

近兩年民生銀行風波不斷,2020年和2021年連兩年,該行都因信託理財商品、房地產貸款的弊案,遭到大陸的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處罰,罰單都是當年銀行業單張罰款金額最高,民生銀行「屢罰屢犯」只是行政處罰,更令人擔憂的是資本適足率持續下降,一級資本適足率,在去年跌破10%,甚至一度引發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對民生銀行實施接管一年的傳言。

耗費篇幅舉中國民生銀行的案例,並非指涉民生銀行的信用危機,而是試圖從民生銀行的困境,探討在斷供事件下,中國金融機構承受風險的能力。

根據花旗銀行7月底發布的報告,目前中國相關的房貸風險(指斷供涉及的建案)金額約人民幣5,610億元,以5.5%的平均房貸利率估算,整體銀行必須承擔人民幣310億元的利息收入損失,佔2023年預估整體銀行淨利潤的1.2%,風險基本可控。

花旗銀行的報告點名民生銀行,認為除民生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之外,大多數中國境內的商業銀行均有充足的盈利,或是超額壞帳準備做為緩衝,可以挺過5,000多億人民幣的預售屋斷供潮。

中國政府有豐富處理不動產壞帳的經驗,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資產不良率一度全數超過25%,中國財政部出資100億元,先後成立信達、東方、長城和華融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將銀行不良放款的抵押品,不打折直接移轉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帳面價值總共接收了1.4兆元人民幣的不良資產,清除壞帳後的四大國有銀行陸續上市,成為全球股票市值最高的金融機構,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也陸續處理接收的壞帳,各自成為超大型的金融帝國。

不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加總超過5兆人民幣的總資產,面臨這波地產公司債務違約潮,卻出乎意料之外的疲弱,長城自己陷入資不抵債的窘境,華融去年無法按時披露2020年業績及審計報告,自身都淪為等待救援重整的標的,剛在7月公布上半年業績的信達,獲利驟減3成,信達香港子公司遭到信用評等公司降級,疲弱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自顧不暇,無法出手拯救恒大等地產倒債公司。

中國5,000多億元的斷供潮,雖然相較於整體房地產市場很小,卻必須小心應對以避免星星之火演成燎原之勢,中國人民銀行與相關金融監理先撥出2,000億元人民幣,給大型國有銀行做為處理斷供潮的資本金,希望藉由銀行的信用擴張機制,平息房地產市場的初火。

中國房地產與金融的安定,是比台海衝突影響更大、更難以應對的風險,在今年中共二十大會議召開前,金融維穩是政府最關鍵任務,控制斷供潮於一定的範圍,確保銀行資產品質持穩,提供充沛流動性避免房企財務繼續惡化,更要鼓舞人民恢復買房的信心,這些重要的工作應都會有相當的成效,我們可用大陸各大銀行的股價表現作為指標,觀察已普遍跌至5倍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折價6至7成的各金融股股價,是否能在低檔獲得支撐,以確保二十大換屆順利成功。

 

 

相關新聞

二○二四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昨天在 北京 人民大會堂開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未來三年,中國願提供 非洲 國家 人民幣 三千六百億元(...
 大陸為挺經濟,擬繼續放寬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5日直言,目前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還有下調空間。...
美國在台協會 (AIT)新任處長 谷立言 (Raymond Greene)七月上任,昨首度舉行記者會與國內外媒體見面。谷立言指出,...
進入8月後,日本的超市等零售店的白米和包裝米飯的購買量增加至往年的1.5倍。由於擔心缺貨,許多消費者忙於搶貨。在混亂的背後,有抑制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