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在年年風雨,人人駡馬英九,名嘴八卦滿天飛的社會氛圍下,基金會籌畫年餘,由規劃課程、組成講師團隊、招募青年菁英、訂定授課期程為期一個月的新嘗試,開辦種籽營播下希望的四十四顆種籽。談國家願景,結合群體能量,為公共議題缺乏關心,與不知如何參與或討論的社會,提供多元思考與全面的政策對話的場域。

為尋求代代傳承,三十三位基金會智囊老友為豐富課程,傳授專業知識與行政經歷中的心得,就當下日趨複雜的公共議題做全面性、系統性的思考,五大議題透過溝通環環相扣,提供宏觀整理與細部著手的經驗分享,拓寬視野、扛起時代的挑戰面對難關。

這些年來我們年年舉辦研討會、座談會,強調公與義的精神,面對永續發展種種課題的挑戰,只為的是提醒國人正視國家當前所處的困境。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台灣,在嚴峻的氣候變遷及網路資訊全球化的壓力下,以知識為基礎的競爭擴大國與國間的貧富差距, 卻必須共同承担極端氣侯的肆虐。世界在急速的變動中,福山高唱的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已沒落變質,歐美先進國家的制度與治理紛紛受到考驗與衝擊,各自謀求對策與生機。崇尚西方文明遵循自由經濟市場的台灣,這十多年來已被亞洲許多新興國家迎頭趕上甚至超前,自大陸經濟崛起後的渦漩效應,過度集中的兩岸關係與經貿往來,有人才倍失與經濟轉型遲緩的嚴重現象,貧富差距日劇,年輕人的就業前途茫茫。已有許多年不見大師滙聚為文明轉向作指引,學術短視現實、文化內涵淺薄是不負責任根源,國家冶理但見政治多過政策,為退化因循所腐蝕,許多務虛與內耗的氛圍,太多空轉與對立消耗了行政效率與國家發展的目標與決心。

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在這內外充滿挑戰與危機的今天,求人不如求己,誠懇地呼籲為這塊共同生存發展付出與為熱愛的土地盡力的朋友,捐棄前嫌與成見,不計私利、 不分彼此,勵精圖治。我們亦一定追隨余先生的理念,記住他的遺言-「勇敢」。

余範英

美國史丹福大學理學碩士、企管碩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士
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任中國時報文化事業集團副董事長、工商時報發行人、中時晚報發行人、時報資訊公司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委員會召集委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常務理事等要職。

相關專欄

許博允走了,結束了他一生熱愛藝文的傳奇。漫漫一甲子的回顧,長久的兩代私誼,對博允的不捨與敬重,在人生落幕時寫下我的見證。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5日晚間因直腸癌在家中病逝,享壽67歲。學界表示,朱雲漢對大陸和西方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見解非常高,他主張眼光要離開美國...
台灣經濟奇蹟,絕非單獨成就,也絕非短暫努力,是重要財經政策與制度的參與堅持,長期集眾人智慧、群策群力。往昔的主政者知道尊重專家、...
當我們活得很好的同時,這世界卻不如以往的好,警鐘在我們這一代響起時,別再讓問題留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