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擔憂 通膨 釀全球金融風暴

高通膨持續,美國擴大升息步伐,加深全球經濟放緩隱憂,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周雨田說,「下半年不會像過去預測的樂觀」,各大機構均已下調下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計全球復甦速度會持續放緩;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也示警,第三季通膨若無法緩解,體質較弱的國家恐會有主權債務問題,後續可能出現歐債危機翻版,甚至有全球金融風暴的風險。

上半年通膨不斷惡化,迫使美國加大升息力道,市場對美國景氣出現衰退的預期提升,加上中國大陸「爛尾樓」停貸潮、封控清零影響供應鏈紊亂等,下半年全球景氣前景恐不樂觀,全球復甦速度將出現放緩。

周雨田表示,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三點五,各項指標都下滑,尤其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九點一,已有點失控,帶給市場非常大的警覺,美國聯準會七月可能再升息三碼,甚至直接一口氣升息四碼,而美國又是全球經濟成長龍頭,未來美國景氣可能趨緩,對全球經濟也將帶來連帶影響。

吳大任也說,「今年確實已出現金融風暴的風險」,而影響最大的關鍵還是通膨及升息,美國通膨主要是發生在供給面,但透過升息打壓需求面效果不彰,從美國連續升息,CPI卻未改善,可看出供給面出問題,要靠升息打擊物價的效果其實不好;而美國期中選舉將至,政策勢必有壓力,預計美國將持續加重力道打擊通膨,七月一次升息四碼機率很高,需求將被大量壓抑,對消費排擠效果越來越大。

吳大任強調,美國加大升息力道,影響最大還是出口至美國的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在內都將是直接受害者,加上去年基期已墊高,預計下半年國內出口可能會出狀況、應不會再延續出口暢旺的榮景。

他也提到,下半年不只有全球通膨問題,大陸還有「爛尾樓」影響,以及大陸封控嚴重影響內需,若美國下半年消費因劇烈升息被排擠,首當其衝的將是大陸,若下半年中國出口不好,所得就會有顯著衰退,也將影響就業狀況,總需求將下降,大陸下半年也頗不樂觀。

吳大任也說,除了美中兩國,「反而更擔心歐洲情況」,由於歐洲進口能源價格太高,通膨壓力非常大,四月歐元區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超過三成,後續物價上漲將會慢慢移轉到CPI,且俄烏戰爭無法短期結束,對歐洲壓力將更大,在十九個使用歐元的國家中,有些體質較差的國家恐出現主權債務危機,第四季不排除再現二○一一年歐債風暴翻版。

此外,從斯里蘭卡破產開始,過去若是依賴觀光的國家,近年因疫情受創相當嚴重,加上通膨使這些國家購買商品金額愈來愈大,下半年就看通膨是否緩解,及國際貨幣基金(IMF)會不會伸出援手。

相關新聞

近期現任加州參議員、哈佛大學法學博士(JD)斯科特・維納(Scott Wiener)在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專欄上,...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準備叫停由他推動的標誌性退休金改革,以挽救剩餘的總統任期。 馬克宏新任命的總理...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再拉高,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透過社群平台宣布,自11月1日起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100%懲罰性關稅,以「回敬」...
根據《美聯社》發自加薩走廊的最新消息,在歷經2年血腥戰爭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已於13日向紅十字會(Red 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