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變種病毒蔓延亞洲,楊金龍:2 項可能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在英國出現高傳染力變種,此威脅也逐漸影響亞洲。據路透報導,南韓疾病管理廳(KDCA)28日公布,境內出現第一例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確診個案,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分析,觀察變種病毒目前尚未扭轉國際對明年經濟展望看法,但後續可能帶來 2 項影響,包括群體免疫門檻提高,以及未來疫苗恐需定期更新施打。

此次疫情是先對整體經濟產生廣泛影響,進而波及金融體系,因此,病毒變種、疫情控制情形及疫苗後續發展趨勢等,已成為金融產業、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

央行近日發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及因應對策」報告,總裁楊金龍透過報告內容指出,10 月以來美歐第 2 波疫情急遽升溫,12 月 19 日英國為因應更具傳染力的變種病毒加緊封鎖,第 2 波疫情恐難免壓抑美歐未來數月的經濟活動。

不過,楊金龍認為,隨疫苗在各國陸續施打,經濟可望逐漸復甦,國際金融市場在此樂觀預期及各國大規模激勵政策支持下,對第 2 波疫情反應不如 3 月時劇烈,「英國病毒變種目前尚未扭轉國際間對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的看法」。

報告內容指出,目前國際間大多認為,變種病毒尚未增加染疫者病情的嚴重性,應該不致影響既有疫苗有效性,不過,仍要注意可能帶來的兩項影響。

首先,由於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未來各國欲達成群體免疫門檻將提高,並使 2021 下半年爆發大規模感染風險提高;其次,未來 COVID-19(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恐需像流感疫苗般,定期更新後施打。

報告中提及,主要國際組織建議,面對疫情擴大,各國亟須持續採強力的政策行動,除醫療及防疫措施,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也相當必要。

貨幣政策方面,應持續採寬鬆性貨幣政策與流動性措施,確保信用流動,尤其對中小企業;財政政策方面,應考慮優先支出於醫療、社會保障、協助中小企業等,等疫情獲得較佳控制,應立刻做好推動基礎設施投資的準備。

報告內容指出,此外,結構性改革也非常重要,疫情加速工作型態轉變,朝向非正式、不穩定趨勢發展,應思考為更多人、在更多地方,創造較高品質工作,並搭配相關教育訓練等措施。

相關新聞

台積電加速1.4奈米製程佈局,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加上輝達新晶片架構訂單,下半年看好。
卓榮泰啟動「AI行動內閣2.0」,調整16閣員涉10部會,新運動部成焦點;在野黨批評政治凌駕專業,財經及組織變革受關注
卓榮泰內閣改組,異動人事名單出爐,調整影響10個機關、16人。行政院今天(27日)透過新聞稿指出,...
電子五哥歷經PC與智慧手機世代,如今正迎向AI時代。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一再在產業轉折點上做出關鍵選擇,本日他催生的新公司達明機器人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