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給央行帶來又一個難題
《FT社評》指出,許多大宗商品價格近來大幅下跌。搞亂經濟復甦複雜局面,讓人更想知道央行收緊政策的程度和步伐是否合適。
各大央行祭出重武器對抗讓措手不及通脹水平之際,全球金融市場又冒出一個意外。利率制定者此前被指為了支持經濟增長而忽視價格上漲,因而受到批評。現在,他們有可能會受到相反的指責。
過去幾周,處於此輪通脹中心的許多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油價基準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上周短暫跌破每桶100美元 ,比一個月前下跌五分之一。銅和鐵礦石的價格均比春季高點低三分之一。鐵礦石處於今年迄今最便宜的水平,銅則比2021年1月以來的任何時候都便宜。木材價格在起起落落間已接近跌回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就連一部分糧食大宗商品的價格——鑒於烏克蘭作為農產品供應國的關鍵角色,此前的糧食價格上漲是俄羅斯侵烏戰爭的最悲慘後果之一——也已回落至正常水平。小麥現在的價格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相同,比5月達到的峰值低了近40%。
這些價格下滑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其中一些在最近加速。其中原因似乎不在於實物交割受到的擾動已經有所緩解。許多實物市場仍然承壓。天然氣價格在歐美的不同走勢印證了這一點。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在過去一個月期間下滑了三分之一。在歐洲,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正在緩慢而確鑿無疑地被普亭切斷,其價格再次飆升。
此外,並非所有全球交易的大宗商品都出現價格下跌。例如,玉米和大豆的價格接近歷史高位。但正在發生的重大轉變意味著,投資者顯然變得更加謹慎了,不再一味押注某些關鍵大宗商品市場將會一直保持緊張。
換句話說,對通脹的恐懼正在被對經濟衰退的恐懼所取代,投資者在消化需求將迅速降溫、迫使供應方降價的風險。與此相符的是,源於市場的通脹預期也在迅速下降。想要為自己的擔憂尋找理由的人不需要把目光投向很遠的地方:隨著市場預期央行將會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許多市場的長期借款成本已經上升。
即便如此,不折不扣的衰退觀點可能還為時過早。上月美國就業增長放緩,但仍遠高於正常水平,進一步提升了美國的勞動參與率。美國勞動力市場顯然並未發出衰退的信號。大西洋兩岸的通脹仍然太高,不能讓人舒適。
即使是最近幾周一路走低的大宗商品,也隨時可能再度飆升。它們中的大多數在上周的後半周止跌回升。但是,無論是經濟衰退還是大宗商品價格重返創紀錄高位,都不利於經濟或政治穩定,而反映投資者時而相信一種前景時而相信另一種前景的劇烈價格波動同樣也不是好事。
最起碼,近期的市場走勢搞亂了本已複雜的局面。尤其是央行官員們明白,貨幣政策在產生效果方面是滯後的。如果引發當今廣泛通脹的供應衝擊發生逆轉,那麼大多數央行在近幾個月啟動的收緊周期將在最糟糕的時候打擊其經濟。
這一切都不意味著央行官員們近期收緊貨幣政策是錯誤的,但確實讓人更難知道央行收緊政策的程度和步伐是不是判斷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