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亂象 學生無奈「我們活在青黃不接的年代」

編者按:

大學招考新制上路,今年應屆考生需於4月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以利申請理想學校;卻造成許多家長、學生花錢尋求外界協助的亂象,甚至發生北科大直接將檔案商品化的情形。到底「學習歷程檔案」存在意義為何?是否只是新課綱中的冰山一角,值得關注。

入學檔案成商品化 學校失教育倫理

學習歷程檔案從111學年度起成為大學招生評比之一,不少學生為此傷透腦筋,坊間補教業嗅到商機提供代為製作、口試輔導等。無獨有偶,身為裁判之一的北科大,也在三月初被全國教師工會指稱,涉嫌將學習歷程以商品形式販售,涉及招生倫理;本次事件,也被教育部證實,已懲處北科大進修部主任、推廣教育中心主任以及專案經理人三人。但學習歷程之亂,才正在展開。

學習歷程檔案商品化,未來恐擴大城鄉與貧富差距,導致升學不公,弱勢學生更難翻身;而大學也會因此助長教育商品化風氣,甚至可能誤蹈違背招生倫理的陷阱。但這是普遍的集體焦慮與強烈的市場需求所致,教育部責無旁貸,是製造這種集體焦慮與市場需求的最大推手。

焦慮世代 全員迷惘無方向

去年底台大主辦、聯合報協辦一場大學考招新制教育論壇。這場論壇是在台北市五所明星高中校長聯袂拜訪台大校長管中閔後促成;因為各高中迫切想知道大學將如何審查學習歷程檔案,沒想到大學也沒有答案。一個大學考招新制,讓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到學生與家長,全部陷入迷陣。

新北市教育局在19日舉行「學習歷程檔案工作坊」中表示,外界補教業也是透過探聽目標學系的特色、風格後,融入學生經歷為學生製作檔案,讓檔案內容符合學系的期待;但學生若未親身製作檔案,雙方對談幾句後,很容易被教授識破,呼籲學生親自製作檔案才是上策。

雖政府不斷強調檔案應重視基本素養、校內學習、自主準備等「三重二不」的備審五原則,但看到各大學與補習班開設的各式學習歷程檔案課程,如何讓學生、家長和老師不感到焦慮呢?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9日下午舉行「以行動顧台灣—主席高峰會談」,定調 藍白合 作。鄭麗文宣示,藍加白無疑是台灣主流最新民意...
 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目前擔任深科技創投Playground Global的合夥人,本周帶著7家新創一起來台參加活動,針對台灣的挑戰與機會...
 政院邀集討論《財劃法》,原以為能敲定最終版本,沒想到朝野風暴再起!主計總處18日召開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研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