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世界媒體?IFJ國際記者聯盟報告稱北京捆綁「疫苗外交」

IFJ 委託三位澳大利亞媒體學者對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工作者作調查採訪,其證言顯示中國花大氣力建立了一整套國際媒體基礎布局,並在全球抗擊疫情期間投入使用。報告還指出,中國把這些對外宣傳工作和「疫苗外交」捆綁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投資項目中,以確保受惠國在聯合國會議等場合支持中國、讚揚中國。

IFJ於本周三5月12日發表一份報告題為《COVID-19故事:脫下中國全球策略的面紗》,是一年前該組織《中國故事:重塑世界媒體》報告的跟進研究。IFJ研究團隊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間,透過全球50個國家與地區的54個與IFJ結盟的記者工會發出問卷訪問新聞工作者,以了解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中國的全球媒體推廣覆蓋廣度。報告並未說明接受問卷調查的具體人數,但指出團隊除問卷外還在塞爾維亞、意大利和突尼斯舉行了圓桌論壇來蒐集意見與見聞。

調查結果發現,56%受調查國家和地區反映其對中國的報導自疫情爆發以來轉趨正面,只有24%轉趨負面,餘下20%沒有改變。報告指出,在疫情爆發之後,當出現對中國不利的疫情消息,就發放對中方有利的扭曲信息來抗衡。一位意大利記者形容,情況已到達「假新聞大流行」(fake news infodemic)的程度。

IFJ邀請上一份報告作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影音新聞學高級講師,英國奧威爾基金會研究員(Orwell Fellow)林慕蓮繼續撰寫今年的報告,她曾先後在BBC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任職駐華記者與中國分社社長等職務多年。林慕蓮在星期三舉行的網上發佈會中舉例,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將一段意大利民眾為當地抗疫醫護人員鼓掌的片段描述成「給中國抗疫人員鼓掌」,並在社交平台上發表,然後一群中國外交官便把這視頻迅速轉發。

今年的報告提到,受訪記者認為越來越多中國內容走進了各地新聞生態系統,此外,據接受中國疫苗地區的受訪者說,這些地方的社交媒體上也較常出現中國國營媒體與國家行為者(state actors)的蹤影。報告認為,中國通過密集提供疫苗和醫護人員防護裝備等外交動作,盡可能確保一切對中國,包括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論述都是正面的。

針對各項可能的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星期二在北京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和多元的,在媒體領域,不應只有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BBC,各國都應該有自己的聲音。」

林慕蓮則在星期三回應華春瑩的評論說:「所有記者都會同意多元聲音,中國有別於其他國家之處是,它堅持只能講一種故事,試圖禁絶其他聲音。我們看到約18名駐華記者遭到驅逐,以及強行阻止記者報道背離主線敘述的故事。」她還指出,西方媒體其中一個「軟肋」是財政困難,這讓中國提供的免費官方內容顯得如久旱逢甘露,被用於填補報道空缺。

相關新聞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4日至8日舉行會議,投資界一直關注會議將為中國財政刺激規模定調。人大網公布,11月8日下午4時,...
美國聯準會(Fed) 一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 ,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在還沒完全馴服通膨猛獸之前,又將迎來一位政策走向可能激發物價衝高的總統,...
COP29將在11日(一)起於亞塞拜然舉辦,台灣科技媒體中心5日邀請三位專家分享今年國際上的討論重點,...
路透報導, 澳洲 總理 艾班尼斯 7日表示,澳洲政府將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孩童使用 社群媒體 ,相關法案可望於明年稍晚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