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供電 再亮吃緊黃燈

核二廠1號機因燃料棒滿池而無法大修,7月1日起降載停機,提前半年走入歷史,供電將減少98.5萬瓩,相當於兩部台中電廠燃煤機組,減少備轉容量率2.6%,七月上旬到中旬,供電陷吃緊黃燈狀態。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30日預言,未來缺電將是常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認為,長期而言,非核造成缺電是必然,應積極建構儲能系統的裝置及研發。

核二1號機下線後,供電將出現缺口,台電預估,7月上旬及中旬,因部分電廠執照尚未核發,備轉容量率將分別降為為9.76%及9.48 %,亮出供電吃緊的黃燈,預估備轉容量率剩餘370至375萬瓩,需要靠提高需量競價來調度電源供應。

台電表示,核二廠1號機用過燃料池已滿,2號機用過燃料池也面臨相同狀況,後續處理卡在核廢料貯存場址難尋、無法取出。因應1號機反應爐內核燃料能量不足,自2月起,台電仿效國外電廠作法,採逐漸減低功率方式繼續運轉,預計每日減少發電量約0.2至0.3%,並決定提前半年在7/1日提早除役,2號機則是運轉至執照屆期2023年3月止。

原能會指出,核二廠1號機在7月1日晚間開始降載停機,因受限於用過燃料池貯存近滿儲,該機組爐心內用過核燃料於停機後暫時無法退出爐心,須進行必要大修、保養作業。

但「非核減煤」能源政策令工商團體十分憂心有缺電疑慮,許舒博直言,「2025」目標是個盲點,全球並沒有「限制」核電,但全球都主張綠色環保、減碳,也就是減少火力發電,在此大環境下,台灣要非核、減煤,增氣及綠能,問題是觀塘三接電廠因藻礁議題必須延後兩年,綠能很多時候要「看老天的臉色」,只要一個環結沒接上,供電就會出問題。

許舒博指出,台灣缺乏天然資源,不能老是「看天吃飯」,在綠色環境的趨勢下,未來電動車將逐步取代燃油車,用電需求只會更多,如何儲能比起如何發電是同等重要。林伯豐也說,非核減煤可以是目標,但非一蹴可就,從藻礁爭議到興達電廠大停電,顯示能源政策有檢討必要,否則未來缺電、停電將成為常態。

相關新聞

賴總統同意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請辭,由於黃是蔡政府自製潛艦(IDS)計畫核心人物,從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到國安會諮委,長期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日前對巨大集團台灣廠區製造的自行車與零組件發布暫扣令(WRO),理由涉及疑似侵犯移工人權,震撼全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時,強調推進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決心,目標是將晶片自製率提高至40%。他稱,美國太依賴台灣生產的晶片,...
全球數位金融快速發展, 穩定幣 (Stablecoin)與央行數位 貨幣 (CBDC)之間的定位與差異逐漸成為關注焦點。央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