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高端遭調查 凸顯台灣對內線交易監管不足
金融時報今天報導,高端疫苗(6547)因涉及內線交易遭到調查,除讓蔡英文政府陷入糾葛外,也讓外界質疑台灣金融監督不周。
對一家台灣 Covid-19 疫苗製造商的內幕交易調查引發了對該國金融監管的更廣泛擔憂,並糾纏了蔡英文總統的政府。
位於台北的士林區檢察院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它正在調查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此前該公司股價在 6 月份宣布其疫苗 2 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前幾天上漲了 20% 以上。檢察官拒絕提供有關調查的進一步細節。
上個月,蔡英文發表電視講話,拒絕政治反對派的指責,即她的政府阻止疫苗進口以提振高端疫苗的股價。
該調查開闢了另一條戰線,蔡英文政治對手可以藉此攻擊她,因為她試圖抵禦來自中國的外部壓力。
只有 8.2% 的台灣人口接受了第一次注射,政府已同意從高端疫苗購買 500 萬支疫苗,以解決蔡英文政府歸咎於中國阻止購買外國疫苗的短缺問題。
蔡英文在日前談話中提到,高端疫苗內線交易案已經進行內部調查,沒有證據表明政府或其員工對股票進行投機行為。台灣財政部後來也表示,在突然上漲之前,政府的八家國有銀行均未購買高端疫苗股票。
蔡敦促公民警惕有關疫苗接種運動的假新聞,隨著該國因 5 月初國內爆發而進入二級警戒狀態,該運動已在台灣媒體中大量傳播。
但此次調查揭示了台灣股市操縱的盛行,金融監管機構往往缺乏必要的法律權力進行打擊。
台灣大學資本市場法教授王文岳說,高端疫苗案具有高度政治性,但內幕交易的做法在台灣很猖獗。
王提到了一個備受矚目的案例,涉及惠普台灣前主席柯文昌。在購買了一家台灣公司的股票後,高於 2015 年被判處九年徒刑,他知道這家台灣公司將被一家更大的美國集團收購。
中信里昂證券分析師林書宇補充說,金融業的每個人都知道內幕交易和股票操縱是一個問題。她表示,對於小型上市公司而言,員工、金融中介和記者在發布積極的財務業績之前,通過親戚和朋友的經紀賬戶購買股票是很常見的。
林補充說,公眾對政府控制這個行業的能力沒有太大信心。
律師認為,部分問題還源於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內幕交易案件沒有管轄權。
王補充說,取而代之的是,這些案件落到了「缺乏成功起訴的財務背景」的地方檢察官手中。
加州Nolan Barton and Olmos的律師吳煥廷更指出,內幕交易的定罪率不到40%。
官員辯稱,台灣的做法只是需要更高的舉證責任。
政府證券和期貨投資者保護中心主席 Cindy Chang 表示,台灣的內幕交易存在一些問題,但我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並沒有特別嚴重。
一些人強調了台灣金融業與其在半導體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尖端科技公司之間的對比。
法學教授王文岳最後說導,台灣的金融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金融產業落後於高科技行業與缺乏紀律有關。
截稿為止高端疫苗沒有回應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