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陸政策維持強硬 美中緊張難降溫

《經濟日報》外媒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半年來,在人權等領域擴大對中國大陸施壓,對陸政策也維持強硬立場,表明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將持續升高。

美國近來的對陸行動包括像美國企業警告在香港的經營風險升高、對新疆地區實施新的進口管制,並且聯合盟友圍堵中國大陸、以替代協議制衡大陸勢力,彰顯拜登迄今的對陸政策大致仍是「川規拜隨」-維持川普政府時期的對抗做法。

這讓原本期待拜登對陸政策將趨緩和的人,大感意外。TCW集團新興市場董事總經理David Loevinger說,拜登政府領導下的美國,顯然將延續川普政府時期以及之前的趨勢。

美中繼續對抗

中國大陸在經歷川普時代的風浪後,可能也期望拜登政府的做法會有所不同。但美國政府官員指出,拜登政府的對陸戰略,是在回應北京一連串咄咄逼人的行動,目前的挑戰是讓美中關係保持「競爭」,而非「對抗」。

不過,從美中最近的「交手」領域來看,要實現這個目標相當困難。北京高層迄今都排除攜手調查新冠病毒來源的可能性,而且持續武嚇台灣、打壓香港自由,新疆人權問題也揮之不去,最近在滴滴出行於美國掛牌上市後,還對滴滴展開網路安全審查,重創西方投資人。

拜登政府也持續遊說其他政府避免採用華為的5G設備,也未取消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的進口關稅,並且近一步管制對陸的柯寄出口

對中國大陸官員而言,美國才是挑釁的一方,目的是要阻擋中國大陸崛起,而且也該強硬反擊。

這些發展也讓一些公司和國家意識到,可能會無法同時在美中兩國經商,若長此以往,終將面臨「選邊站」艱難選擇。

企業終將成為夾心餅乾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本月底將出訪北京,美國官員期望會談氣氛能比上次的阿拉斯加會談溫和一些,但也不預期雙方會出現重大改善,特別是考慮到美中未來幾年仍會在一些問題起衝突。

拜登上任後,甚至還沒和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親自會面過,官員們也不確定兩人在10月於羅馬登場的20國集團(G20)峰會,有多少互動。

相關新聞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