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救地球?氣候變遷讓不想生的人變多

近年來,基於環境考量而不願生育的民眾愈來愈多,像是英國哈利王子2019年曾說,出於環境的考量,他和妻子梅根計劃最多生兩個小孩。

若每個人都不生小孩,確實人類終將遭遇「滅種」的危機,但隨著科學家對地球環境的未來日益悲觀,基於環境考量而不願生育的民眾也愈來愈多,還有人認為,未來數十年全球受氣候變遷衝擊而不宜居住,因此不想讓下一代來到這世間受苦受難。

CNBC報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上月向投資人說,出於對氣候變遷的疑懼,愈來愈多人不生小孩,而這股衝擊拖累生育率的速度,比先前任何趨勢還快。

為了支持如此立論,大摩引述各項調查、學術研究等資料,要證明氣候變遷的確直接或間接加快生育率下降。例如,洛杉磯加大的研究顯示,在極端高溫事件發生的九個月後,美國新生兒人數下滑;去年對中國大陸1.8萬對夫妻的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尤其是懸浮微粒汙染),與不孕症的可能性增加20%有關。

有些人選擇不生小孩,原因是他們害怕這麼做會加劇全球暖化。

一份2017年發表在IOPscience的瑞典研究發現,已開發國家的家庭少生一個小孩,每年就能少排放約58.6公噸的碳。

然而,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Kimberley Nicholas今年接受Vox採訪時說,「的確,人口愈多會消耗愈多資源,也會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但這個做法實在緩不濟急,「畢竟我們得在這十年內就把碳排放減半」。

根據報導,也有人擔憂,他們的孩子要承受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影響及其連帶效應。39歲的英文教師康姆斯(Jessica Combes)說:「我拒絕讓孩子來到這個我們稱為星球的炙熱煉獄。」

康姆斯說,她過去一直猶豫要不要有自己的小孩,「如今,當我看到經濟狀況、(不堪疫情)的糟糕醫療,以及氣候變遷,我就覺得我所有的不安都很合乎情理」。

相關新聞

因應 AI 資通訊產業用電快速攀升,為確保相關能源設施可採用高效率設備,經濟部依據《能源管理法》第16條之授權,修正三項子法規定包括《...
壽險公會正在討論壽險公司匯率會計調整四個方案,預計11月送交金管會,這些方案皆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且大部分方案將原本要公允評價的匯率損益,...
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重創產業,禁宰令延長至15天,從豬農到豬肉攤商,甚至小吃店全遭受衝擊,紛紛停業;雖僅會在豬隻之間傳播,...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