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救地球?氣候變遷讓不想生的人變多

近年來,基於環境考量而不願生育的民眾愈來愈多,像是英國哈利王子2019年曾說,出於環境的考量,他和妻子梅根計劃最多生兩個小孩。

若每個人都不生小孩,確實人類終將遭遇「滅種」的危機,但隨著科學家對地球環境的未來日益悲觀,基於環境考量而不願生育的民眾也愈來愈多,還有人認為,未來數十年全球受氣候變遷衝擊而不宜居住,因此不想讓下一代來到這世間受苦受難。

CNBC報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上月向投資人說,出於對氣候變遷的疑懼,愈來愈多人不生小孩,而這股衝擊拖累生育率的速度,比先前任何趨勢還快。

為了支持如此立論,大摩引述各項調查、學術研究等資料,要證明氣候變遷的確直接或間接加快生育率下降。例如,洛杉磯加大的研究顯示,在極端高溫事件發生的九個月後,美國新生兒人數下滑;去年對中國大陸1.8萬對夫妻的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尤其是懸浮微粒汙染),與不孕症的可能性增加20%有關。

有些人選擇不生小孩,原因是他們害怕這麼做會加劇全球暖化。

一份2017年發表在IOPscience的瑞典研究發現,已開發國家的家庭少生一個小孩,每年就能少排放約58.6公噸的碳。

然而,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Kimberley Nicholas今年接受Vox採訪時說,「的確,人口愈多會消耗愈多資源,也會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但這個做法實在緩不濟急,「畢竟我們得在這十年內就把碳排放減半」。

根據報導,也有人擔憂,他們的孩子要承受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影響及其連帶效應。39歲的英文教師康姆斯(Jessica Combes)說:「我拒絕讓孩子來到這個我們稱為星球的炙熱煉獄。」

康姆斯說,她過去一直猶豫要不要有自己的小孩,「如今,當我看到經濟狀況、(不堪疫情)的糟糕醫療,以及氣候變遷,我就覺得我所有的不安都很合乎情理」。

相關新聞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
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與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最新趨勢及因應」國際研討會於 2 月 24 日盛大舉行,...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