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美國在阿富汗的倉惶撤軍其來有自
專欄作家丁學文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經濟學人》在Bagehot專欄最後一段說的最為傳神:希望新一代的政治人物能夠為全球政治帶來一絲的嚴肅和和解。愛國精神已經變成暗室交易的一環。 政治人物的世界觀僅限於智庫和研究室之中。西方世界仍然被一群將政治視為一種遊戲而不是攸關生死的人們所掌控。他們更在乎的是選舉的成敗以及政治的操作,而不是政策結果的對錯。愛國精神將繼續被這群從未見過軍事行動的政治人物所不屑。
8月15日、16日,阿富汗喀布爾機場傳遍了全球一幕末日場景,我相信當大家和我一樣看見絕望的阿富汗人試圖逃離自己國家的可怕畫面時,心裡除了沉重,也都知道世界歷史又來到了一個重大的關頭:「美國時代的尾聲或許真的來了。」
確實,美國霸權自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到金融危機爆發前共持續了大約二十多年,曾經,美國在軍事、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都佔據著主導的地位。但美國高估了用軍事力量帶來政治變革的可能性,又低估了美國自由市場模式能夠對全球金融的影響。這兩大錯位造成了美國在2010年代深陷在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還造成了美國次級貸款危機,並讓全球埋單的惡果,甚至進一步加劇了美國主導全球化帶來的巨大不平等。
有關美國在阿富汗的倉惶撤軍,我們看見各種鋪天蓋地的批評,除了巴基斯坦的支持、美國在伊拉克的分心以及阿富汗菁英的腐敗,我覺得背後真正的原因還是美國的自顧不暇。
是的,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就是直接在黑色封底前放上了四幅8月中旬阿富汗喀布爾機場裡,人群追著滑行飛機的末日逃難照片。上面兩排說明文字,大字寫的是:「Biden’s debacle拜登的潰敗」 。小字則是「 What it means for Afghanistan and America 對阿富汗與美國的意義」。
文章聚焦於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行動上顯現出來的慌張失措,並進一步凸顯了美國在全球霸權地位的殞落。是的,美國在阿富汗花費了2 兆美元的軍費; 讓超過 2,000 名的美國人喪生,更不要說那些難以計數的阿富汗人了。 然而,與剛剛失去權力時相比,塔利班控制了這個國家更多的勢力,擁有了更好的武裝配備,也成功奪取了美國向阿富汗軍隊提供的武器火力,現在他們贏得了大家不得不給它的肯定:「它擊敗了美國著個超級大國」
美國沒能將阿富汗變成一個民主國家並不令人意外。 建國從來都是不容易的,很少人會相信它可以變成瑞士。而美國總統拜登想要結束衝突也不是毫無道理,美國在一個戰略重要性不高的地方度耗費了 20 年時間,大多數的美國選民早已不關心這個地方的存亡。
考慮到美國部署的時間、規模和費用,批評美國允許阿富汗政府垮台,說明它就是一個善變盟友的說法也許有些誇大,但《經濟學人》認為美國未能有條不紊地撤軍確實讓阿富汗人感覺到被美國拋棄了。
美國的情報充滿缺陷,美國的計劃僵化不可行,美國的領導人更是反覆無常,甚至對盟友的關心也毫不上心。 這只會鼓舞各地的聖戰分子,他們會將塔利班的勝利做為上帝站在他們一邊的證據。 它還將鼓勵俄羅斯或中國等敵對政府的進一步冒險主義,也讓美國的盟友變得更加擔心。
我的想法?我相信美國(霸權)衰弱的根源將更多的取決於美國國內而非國際情勢。未來幾年,美國仍可以維持住大國的地位,但影響力還能有多大,其實取決於它能不能順利解決自己內部的問題,我為什麼這樣說?就像美國前總統Calvin Coolidge 說的:「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 對美國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益」。
在美國,所有涉及美國利益的嚴肅問題,都繞不開兩黨政治的妥協,因為這樣,美國政府一日不能恢復美國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使命感,就不可能在國內做出團結一致的決定,當然也不會像你以為的那樣擁有悲天憫人的全球情懷。
或許《經濟學人》在Bagehot專欄最後一段說的最為傳神:希望新一代的政治人物能夠為全球政治帶來一絲的嚴肅和和解。愛國精神已經變成暗室交易的一環。 政治人物的世界觀僅限於智庫和研究室之中。西方世界仍然被一群將政治視為一種遊戲而不是攸關生死的人們所掌控。他們更在乎的是選舉的成敗以及政治的操作,而不是政策結果的對錯。愛國精神將繼續被這群從未見過軍事行動的政治人物所不屑。
西方世界的外交政策就是建立在自我感覺良好之上,其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見的20年在阿富汗的付出,可以一夕之間就被一個自戀和善變的美國總統完全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