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意義不只在教會某項技能,而是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價值的延伸;學校存在的意義更應當是「各種人文精神與學問匯集」處,也須肩負起「為世界上所有人提供可真實對話的道理和意義」。

背景說明

國內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快速擴張,形成大學、研究生滿街跑的現象。根據教育部資料,2015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6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6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儘管台灣擴充高等教育使受教率提高,但教育的本質與未來就業產業間連結,一直是難解的問題,而大學究竟要成為思想的堡壘還是職場前哨站,更是近年屢屢引發思辨的論戰題。在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教育更涵括一個國家的核心理念,成為需要重新衡量的課題;且考量到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我們更需跟上腳步,面對傳統與創新拉扯下的挑戰。

活動照片

  •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相關文章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指出,海內外政治人物陷入論文風波已非新鮮事,但往往隨著事件發展陷入兩方陣營口水戰之中,回歸討論論文審查本質,有抄襲沒抄襲,真偽立判,應不會有模稜兩可的仁智之見。

孫震,台灣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1984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他像一個寧靜致遠的舵手,穩定前行。一起來看聯合報沈珮君筆下,孫震老師的故事。

孫震,台灣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1984 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 他像一個寧靜致遠的舵手,穩定前行 。一起來看聯合報沈珮君筆下,孫震老師的故事。

全世界貧富差距逐年增加,除了在各行各業薪資上M型化外,教育也跟著M型化。2015年民間基金會調查就指出,社經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進國立大學的比例越高;而2022年的今天,高教現場在少子化與疫情衝擊下,又有甚麼改變呢?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當年於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遭控涉嫌抄襲,台大已展開調查。目前台大正在進行新校長遴選作業,對於這起重創台大聲譽更攸關台灣學術發展的論文案,《聯合報》逐一詢問九位台大校長候選人態度,多數候選人均表示,學術誠信是台大的核心價值,此事無關政治黨派,應以學術倫理規範及標準處理。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疑似抄襲論文事件持續延燒,台大與中華大學皆受到牽連,並將進行審查,而本起事件也重創台大校譽。事隔多日,台大校長管中閔12日才首度表態,表示審查「不會含糊以對」, 外界正高度關注台大如何挺過這次風波。

USR(大學的社會責任)與近來興起的CSR(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不同天秤上具同等之重要意義,而到底什麼應該是USR之核心價值?協助在地社區營造?與在地中小學大手牽小手結盟?進行在地為主題之調研與長期觀察監測?透過社團推動在地長照陪伴?似乎這些都應該是答案之一。

不僅招生政策應根據人口趨勢來決定,提升人口質量也是一項挑戰,但質量的優劣並不容易判斷,通常依賴國際的評比,而近幾年來我國大學排名乏善可陳。教育部不是不知道問題,而是討好當下、缺乏遠見,因而錯置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