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潮

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影音媒體取代文字佔據我們的生活 你還記得最近讀的一本書是什麼嗎? 或許影像聲音可以衝擊視覺感官,卻沒辦法取代書本中一字一句帶來的心靈衝撞與震撼 ,讓我們一起慢下來,梳理這塊土地上的歷史與人文精神吧!

背景說明

風潮是一時的,趨勢是未知的,而「文化根基」則植基於人心、訴諸於未來的價值信念。面對政治紛亂、社會失序、角色混淆、人文崩壞的現實,知識份子必須勇於發聲;族群、政黨、個人更須拋私忘利。對於台灣的未來,不能只焦慮、懼怕,更不能漠視與空想。選擇思考、聚集大家的智慧,為未來作籌謀,重建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

活動照片

  • 2022 Podcast 訪問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

    2022 Podcast 訪問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

  • 2022 與坪林國中至兩廳院導覽參訪

    2022 與坪林國中至兩廳院導覽參訪

  • 2012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新美國大學典範」

    2012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新美國大學典範」

  • 2019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王汎森院士「從近代中國反思現今社會」

    2019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王汎森院士「從近代中國反思現今社會」

  • 2021 網路時代下文化衝擊與蛻變 研討會大合照

    2021 網路時代下文化衝擊與蛻變 研討會大合照

  • 2011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設立白先勇書架

    2011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設立白先勇書架

相關文章

余紀忠基金會自2008年以來與國立中央大學合辦講座,活動今天盛大舉行,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擔任主講人,以「烏俄戰爭對臺灣的啟示:比較、互動與示範」為講題,校方為緬懷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以言論報國精神,也將編號603200余紀忠小行星致贈給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

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辦的「余紀忠講座」,10月31日邀請吳玉山院士進行演講,演題為「烏俄戰爭對台灣的啟示:比較、互動與示範」,吳院士以烏俄戰爭為本,從三個角度切入來看烏俄戰爭對於海峽兩岸以及世界主要國家所起的示範作用,藉此避免臺灣陷入戰爭的泥淖,善盡台灣為世界公民的社會責任。

我國籃球歷史上,最近半世紀的世局變化最豐富,領導臺灣籃球運動的領導者不乏其人,但其中一位在接近70歲的古稀之齡才意外參與籃球事務,從領導一支實力強勁的女籃隊環遊半個地球外的大美洲地區10國35連勝,到接掌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創辦瓊斯盃國際籃球賽,開創空前的五大洲籃球會師寶島,創造我國在退出聯合國的外交戰低迷時期的國民外交生路,一起來看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用籃球帶領臺灣在第二外交戰場上,創造新生命之路。

新象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今天早晨病逝,享壽 80 歲。許博允為台灣音樂家, 1978 年創立「新象活動推展中心」,從事專業文化活動舉辦事宜,範圍擴及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攝影、雕塑的演出、展覽及講座,對台灣的表演藝術有重大影響。

人類在心理上疏離了大自然,忘記他本來自自然,屬於自然。離開了自然,他的肉體與心靈就失去依託。親近、喜愛大自然,本來就是人類的本性,不過在現代生活的情境裡,並沒有足夠條件與資源,讓我們如實重返伊甸園,只有透過豐富的想像與投射,拿生態的「生」與靈性的「靈」相連結,讓我們與周圍的「生靈」共鳴、共感,讓它成為生活美學或商品的一環,生態美學也更加深化。

1997年到2010年間出生的Z世代已占全球人口近3成,具有7兆美元消費力,將主宰未來世界,各產業都面臨與Z世代溝通的挑戰。The News Movement(TNM)總編輯Kamal Ahmed直言,年輕世代不喜歡被當傻子,仍期待在充滿娛樂性的社群上獲取有營養的內容,「我們要努力在垃圾食物裡當好吃的紅蘿蔔」,產業不能像父母試圖「教育」下一代,而是要像朋友一樣聆聽Z世代想法。

近日來台灣「Me Too」性騷擾案連環爆,從政壇開始一路延燒至媒體、文化、藝能界。在這波風暴下,除了鼓勵、敬佩受害者勇敢發聲,整個事件也需社會一同反思,檢討過去在性別教育上的不足,進而讓下一代及所有公眾人物都知道,性別平等互動的意涵及節制個人不當慾念的重要性。

本月底即將舉辦的「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將邀請曾」主導「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收購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FT)的靈魂人物、日經常務董事荒川大祐一同參與,這位媒體前輩率先接受聯合報獨家專訪,直言生成式AI在全球掀起浪潮,不只內容產製速度讓新聞業備受挑戰,但數AI究竟是新聞業的殺手還是救星? 「誰都無法預測十年後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