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農業風險大,得與天搏鬥,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卻能讓一對沒錢、沒地、也沒經驗的「啥攏嘸(三無)」青農夫婦—吳睿娟、楊忠錦—義無反顧地撩落去,農業究竟有什麼魅力?直爽的他們說:「我們相信農業若好好經營是可以賺錢、傳承下去的。」但缺工也讓這對青農夫婦對未來不敢樂觀,楊忠錦說,缺工狀況再嚴重下去,變相限縮農民只能經營小規模餬口,不敢放受增加面積,不只是個人的損失,也將換來產業的萎靡。

經濟部水利署昨(12)日向行政院提報「2017年水情分析」,全台到5月底前供水無虞,但有3縣市屬於風險區,高雄到3月底、桃園、新北板新到5月底前,若春雨不理想,供水恐吃緊。

立法院昨天三讀《電業法》修正案,為鼓勵綠電發展,未來輸配電業應優先併網、調度再生能源,並享有輸配電優惠,業者亦可直接銷售予用戶;修法亦放寬綠電業者在一定裝置容量以下,不需提供備用供電容量,以降低民間投入之門檻。

在農事上,農機開發不只設計節省人力,甚至能設計出適宜老人的簡單操作工具。在農事簡易化之外,就是農技的提昇,達人農夫生產的「逸品」,也能夠獲得較好價格,針對作物挑選,輔導老年化農村種植容易照顧與管理的作物,照顧簡單的米、麥、豆類或適應草生的果樹,甚至推動適地適種,以自然環境種植農作,不必過多繁瑣的添加技術。另一方面,農村達人並非單指農作技術,許多熟知農村傳統技藝或文化的達人,更是農村中重要的文化資產,許多走向深度旅遊的農村,必須依賴文化達人、...

氣候變遷為近年全球及各國關注議題,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結束時,195個締約國無異議通過《巴黎協定》,帶領全球面對低碳趨勢,而台灣作為地球村的一員,責無旁貸的必需共同面對環境變遷議題。本(2016)年的「余紀忠講座」特別邀請李遠哲院士擔任主講人。盼能透過李院士的剖析,使社會大眾更加瞭解環境變遷相關議題,並投注心力共同改善台灣環境變遷現象。

李遠哲院士從巴黎氣候協定COP21開始談起,...

今 (105) 年至今,環太平洋地震帶頻頻發生強烈地震,除了0206美濃地震造成台南地區重大傷亡外,日本最近發生熊本地震,東加王國和厄瓜多也發生強震,尤其近日台灣地區仍不時發生有感地震,使識者十分憂慮台灣在地震方面因應的能量和準備恐有所不足。在另一方面,土壤液化、斷層和其他地質災害等形成國土發展重大威脅,也引起國人高度關注;但《都市更新條例》之修正,在立法院協商年餘仍遭阻滯,「公辦都更」又有頗多質疑。有鑑於此,本次專家會議之舉辦,...

近十幾年來由於氣候變遷,環境負擔益見沉重,綠色永續的價值普遍受到社會重視。多年的行政治理,習以發展經濟為重,在政黨政治角力下,對新價值態度反覆,核能除役及廢核爭議不休,永續議題多流為政客操弄,新能源、再生能源開發亦因而遲緩。政府在社會環境變遷及國營事業民營化,電業市場競爭日劇的過程中,台電身為國營事業,各界對經營效率有所期盼時,績效不彰虧損連連。又於政院提出油電雙漲,在溝通不良,媒體與民眾諸多置疑下觸礁,台電曾幾何時己輝煌不再,挑戰不斷。...

韌性城市的概念是從1980年起逐漸應用的災害管理,災害的原因我 們稱它為脆弱度,1990年到2000年,覺得脆弱度不夠,開始談韌性,面對災害是否能因應,是否能迅速恢復,回復力有多少能量,許多條件必須建構,如社會的韌性,與社會資源的建構,是一個災難前到災難中,再到未來的韌性成長過程,也是因應氣候變遷,環境變動,外力干擾下,人類存續再生因應的最重要課題

試論邁向韌性都市的未來方向與策略

前瞻的都市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