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台東縣綠島鄉柚子湖海岸自去(2023)年12月1日通報遭受大量重油污染,澄澈海岸被重重黑油覆蓋,造成綠島生態浩劫,而油汙隨洋流從台東向北漂流,甚至連新北市東北角沿岸都慘受重油汙染,一個月來半個臺灣海岸接連身陷油汙災害,沿岸養殖業及漁業損失慘重,至今仍未清理完畢,恐讓油汙再度隨季風和洋流四處飄散成為海洋惡夢。

碳費今年上路,明年徵收。在全球實施碳定價國家中,台灣獨步全球創立碳費制度,對此,企業疾呼兩大訴求,包括確實接軌國際,達到相互扣抵且避免重覆課徵;以及確實對進口產品開徵碳費,以避免不公平競爭。

證券交易法明白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申報「財務報告」和「年報」。如果發行新股票,必須編製「公開說明書」;辦理公開收購時,應編造「公開收購說明書」,但沒有一個條文規定「永續報告書」。

資源能夠循環使用,就必須要結合產品設計與技術創新,加上回收、處理、再利用等機制,建構出完備的循環系統並提升循環效率,否則就容易使資源變成廢棄物或垃圾,甚至形成污染問題。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開跑以來,已開發國家為了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紛紛貢獻財力。繼大會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率先捐款氣候變遷災害援助基金後,世界銀行也宣布,擴大氣候變遷融資,而美國也宣布對綠色氣候基金貢獻30億美元。

作為民間團體,追隨專家學者、陪伴行政部門的朋友,四十年來踏足親近台灣的水土林,在氣候變遷愈見劇烈的當下, 今天我們做一點「停看聽」 ,跟全球對話,檢視自我,看看未來怎麼樣往前走?從回顧過往前輩的規劃項目之後,我們整合前進。

資誠聯合 會計師 事務所昨發布二○二三全球 投資人 調查報告,高達百分之九十四的投資人認為,企業永續報告中呈現的績效有「漂綠」可能;調查也發現,未來一年投資人對於 通膨 及經濟動盪的擔憂程度下降,但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憂心程度增加,已與資安風險的擔憂程度相當。

作為民間團體,追隨專家學者、陪伴行政部門的朋友,四十年來踏足親近台灣的水土林,在氣候變遷愈見劇烈的當下, 今天我們做一點「停看聽」 ,跟全球對話,檢視自我,看看未來怎麼樣往前走?從回顧過往前輩的規劃項目之後,我們整合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