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威夷群島的第二大島毛伊島(又譯:茂宜島)近日遭受嚴重野火肆虐,截至當地時間13日已造成至少93人死亡,數百人失蹤。島上主要商業中心、歷史悠久的拉海納小鎮災情最為慘重,多數房屋被毀,逾萬名居民及遊客被迫撤離。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施密特(Gavin Schmidt)今天表示,2023年7月可能是全球「若不是數千年,也是數百年來」最熱的一個月。

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島國家面臨「滅頂危機」,我國今日與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以及吐瓦魯等友邦簽署「對抗氣候變遷聯合聲明」,共同推動能源轉型、強化糧食安全、保護自然棲地與管理海洋保護區等行動。

夏天才剛開始,全球高溫頻頻破紀錄。世界氣象組織(WMO)10日一連報告數個紀錄,根據初步數據,7月第一周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周;6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洋也躲不過熱浪,5月和6月的全球海面溫度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在6月達到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同期新低。

路透依據看到的文件草案指出,以法國為首的歐盟擁核派十一日將向歐盟執委會(EC)提交一份文件,要求歐盟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場域將核能「一視同仁」。歐盟擁核派指出,儘管歐盟已將核電納入綠能,卻未能在法律及資金上平等對待核產業。路透指出,在歐盟今年氣候及能源關鍵法案中,核能已成為成員國間長期未解的癥結。

國際原子能總署本週為日本長達10多年的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計畫開綠燈,該廠2011年在東日本大震災及海嘯中受創後發生核子事故。國際原子能總署歷經2年評估後表示,日本預定排放的核處理水放射性成分對人類或環境產生的「影響微不足道」。但是,鄰近的韓國民眾強烈反對這項計畫。

日本今年夏天即將實施「含氚廢水」排放入海計畫,將超過 100 萬立方公尺的核處理水,分次沿著一公里長的海底隧道排入太平洋,引起東亞鄰國憂心衝擊全球人體健康和海洋生態。台灣方面,立委陳椒華指出,目前台灣檢測進口食品放射物質標準未統一,呼籲建立有公信力的檢測機制。

IFRS的「氣候相關揭露標準(S2)」終於在2023年6月23日公布,2024年1月1日起的財報開始適用。除了延續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的規定外,特別用一些篇幅來規定碳權的使用。這應該是想矯正過去這一段時間,國際上濫用碳權的情形頻傳,甚至淪為漂綠工具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