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今天上午9時宣誓就職,賴清德將發表就職演說,聚焦3部分包括:秉持人民利益至上,國家優先對應國會新局;結合民主盟友,持續擔當區域和平穩定的貢獻者;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前進新國會,開拓新局」系列活動,今天(16日)舉辦「新政府與兩岸關係新局面?」研討會,探討520新政府上台之際,如何打破框架,走出一條穩健、解決危機的道路。主持人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郭力昕表示,過去這一陣子兩岸關係非常緊繃,如果兩岸政府不願意交流,至少兩岸知識分子要理性交流,且此時格外有必要。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團出訪中國,傅崐萁今天表示,此行順利完成「兩岸和平破冰」、「兩岸觀光全面開啟」、「台灣農漁產品拓展市場」等主要任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斷線8年後的一大步,國民黨團傾聽民意,勇敢承擔,不會憂讒畏譏。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合作。
在大年初五,金門海巡追緝大陸的「三無」漁船,期間釀成2陸籍漁民翻船身亡。淡江大學 兩岸關係 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表示,目前陸官媒人民日報僅有一則新聞,即是國台辦主任宋濤會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且其評論文章亦未對此發表評論,顯示北京在處理此問題的看法跟大陸網友存有很大的認知與差距。而以兩岸總體角度,顯示雙方都無意將此升至軍事層面。
中國兩會將於3月舉行,「全年經濟成長率目標」是外界關注焦點。雖然有傳言指出將與去年「5%左右」的目標持平,然而今年中國過半省市的目標不及去年,分析認為全國目標恐怕也會低於5%。
兩岸金廈海域爭端升溫,中國大陸昨至少出動六艘海警船巡查金廈海域,並在金門大二膽海域、五通水道附近,強制登船臨檢我方觀光遊艇約半小時,金門海巡隊獲報後派遣艦艇前往護航,伴隨觀光船返回金門。陸委會昨晚證實,針對快艇翻覆案兩名留置陸籍人員,主管機關已安排於今日依法令遣返,呼籲陸方有關部門提供相應協助。
年初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兩岸緊張情勢持續不斷升高。但陸委會前主委 賴幸媛 卻認為,即將上任的賴政府雖是少數政府,應該會比蔡政府更有機會突破兩岸關係的盲點。針對兩岸ECFA前景,曾任我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的賴幸媛則強調,ECFA不應終止,她也不認為ECFA會終止。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