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流動性風險的出現,往往發生在「以短支長」及其他違背風險分散、不當的財務操作上。若資金缺口短期內無法彌補,就會發生周轉不靈甚至倒閉的情況...

現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充滿政治因素,被牢牢嵌入美中戰略競爭框架中。至此,舊經濟模式被打破,全球經濟將時常承受各種不定性考驗,新經濟又會呈現什麼狀態?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G20峰會上會面,但兩國仍存在諸多分歧。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總裁表示,美國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態度「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更加消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至23日訪俄,克里姆林宮表示,習近平20日下午單獨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共進「非正式晚餐」,21日正式會談,會後發表聲明,雙方將簽署兩份重要聯合文件。

無畏金融市場動盪,歐洲央行周四(16日)召開決策會議後,決定一如預期將基準存款利率調高2碼到3%。

拜登一早在美股開盤前,對矽谷銀行倒閉風波發表談話,他表示政府迅速行動,聯準會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美國政府已出面保證,該行儲戶定能領到存款。三措施救市:1全額擔保兩倒閉銀行存戶存款,2提供銀行優惠融資方案,3放寬貼現窗口。

金融機構的治理不得偏重眼前獲利,過度重視股價表現,更不能忽視全面性的風險管理,特別是流動性風險...。 -- 矽谷銀行倒閉給我們的啟示。

對瞬息萬變,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交錯的市場現象,矽谷銀行倒閉所帶來的市場風暴,不過是對私募、創投、創新市場的反撲,「矽谷銀行不過就是一根不小心扎在上面的大頭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