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2024總統大選逼近,東南亞影響力聯盟11日舉辦「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論壇創辦人黃齊元表示,外人直接投資已經放慢腳步,在明年大選前預作準備,而台灣民眾對風險的認知,和外商及國際投資者相差很大。他強調,台灣處在最關鍵地位,如何在中美大國之間尋找自身定位,是目前最重要課題。

「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十一日將在台北 香格里拉 遠東飯店舉行。

這是近年來亞洲最大的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主題將探討台灣的地緣政治危機與因應策略,主辦單位「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創辦人黃齊元說,最近全球局勢動盪,除了俄烏戰爭以外,中美雙方重啟對話交流,很多因素均影響企業及政府的決策。台灣處在最關鍵地位,半導體實力全球公認,但如何在中美大國之間尋找自身定位,是目前最重要課題。選舉將近,除了經濟議題以外,...

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在美國的政策圈是個異數,他對美國地緣戰略的分析廣受重視,但是他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卻與主流看法相左,9/7所舉辦的「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事前,他接受聯合報的連線專訪;表示他認為熱戰結束後,將轉變為韓戰停戰後的冷衝突,但從遏制中國的政策角度來看,久拖不決的烏克蘭戰爭對美國是場災難。

向來被稱為經濟火車頭的德國,目前似乎已成為歐洲的最大拖累恐淪「病夫」,根據《經濟學人》報導,德國是所有西方大型經濟體中,對大陸曝險最大的國家,隨著去中化浪潮來臨,德國企業面臨威脅,加上能源轉型、缺乏人才等挑戰,恐成為今年唯一出現萎縮的大型經濟體。

第78屆聯合國大會9月5日將於紐約開議,台灣今年主打4大訴求,首要即是敦促聯合國修正對2758號決議的錯誤詮釋,凸顯中國不能代表台灣,以徹底解決台灣參與聯合國的問題。本月31日英國也呼應台灣需求,首度在官方文件上稱「台灣是獨立國家,國名是中華民國」,打破政治禁忌。

近期部分美歐媒體試圖將金磚塑造成七國集團(G7)的地緣政治對手,這反映出西方對金磚力量壯大的恐懼,甚至有媒體稱「金磚國家已成為一個由中國和俄羅斯主導的威權和反動領袖的全球俱樂部」;但是也有看法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怪,美國安全顧問蘇利文就說,每個國家都有選擇合作夥伴的自由,金磚國家並非是美國的地緣政治對手,因為它們的利益存在較大差距。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7日抵達北京,28日與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舉行正式會談。雷蒙多強調,中美經貿穩定至關重要,雙方若能以開放和務實的態度面對問題,將能取得進展;王文濤稱,準備好與美方共同努力為兩國企業促進更有利的政策環境。

在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上,幾場高規格的演講及幾篇經濟論文都指出, 貿易壁壘升高、人口老化、由碳基化石燃料大規模轉型為綠能,這些全球趨勢未來多年都會加深全球通膨壓力,讓聯準會(Fed)與各國央行難以管理他們的低通膨目標。

高貿易壁壘、老化、綠能影響

美聯社28日報導,全球央行年會25、26日舉行。數十年來全球經濟一直往更強整合發展,商品在美國及其貿易夥伴間流動得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