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將於8月18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會晤,預計在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領袖峰會;據悉三國領導人將在峰會後的共同聲明中,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供應鏈變得更加混亂和不透明

8 月 9 日, 拜登總統公佈了他在美國對華經濟戰中的最新武器。新規定將監管私營部門在海外的投資,而對中國最敏感技術的投資將被禁止。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擁護者採取此類限制措施,是美國經濟政策發生深刻轉變的最新跡象,因為美國正在應對日益自信和具有威脅性的競爭對手的崛起。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為貿易和資本的全球化歡呼雀躍,這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費者成本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全球企業業績時隔1個季度出現了利潤減少。2023年4~6月凈利潤同比下降3%。中國經濟低迷波及全球,材料、化工和電子等行業的利潤減少。另一方面,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實現復甦,規模達到整體的1成。 由於歐美的利率上調,銀行等金融企業也實現了利潤增長,構成支撐。如果中國的經濟停滯持續,今年下半年全球的企業業績有可能進一步停滯不前。

利用QUICK FactSet的數據,統計了日美歐中等的約1萬1000家主要上市企業(...

据路透社報導;圍繞美國對中國的投資,拜登政府將首次實施廣泛限制

美國政府8月9日發佈消息稱,將引進限制美國的企業和個人在中國投資的新制度。將以尖端半導體、人工智慧(AI)和量子技術為對象。要求必須向美國政府申報,禁止與中國軍事開發等相關的投資項目。 隨著新制度實施,美國的對華限制將不僅限於商品,還拓展至資金流動。 對象為基於併購(M&A)、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與合資業務等的在中國的新增投資。不僅適用於美國國內,...

東協經濟整合傳出重要發展, 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已經實施,菲律賓也即將跟進;這個計畫的目的在支持並促進跨境貿易結算、投資、匯款和其他經濟活動,實現在東南亞建立相容金融生態系的目標。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 美國 獨霸世界,不可一世。但沒想到,進入廿一世紀後,中國大陸迅速崛起。美國豈能容忍中國追趕,遂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及圍堵中國,目前雖勝負難分,但從大數據看,美國經濟霸權相對的已在快速衰敗中。

先就美國國內經濟看:

一、就國內總資源供需而言,一次大戰後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生產國,但由於人民的大肆揮霍,至一九七○年代後期即有供不應求之勢,每年要靠入超來支持。二○二二年其淨負債飆至十六兆美元,...

去全球化大家喊的越來越響,卻沒幾個人深入思考這個變化即將帶來的政治、經濟與產業衝擊。7月初,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工商協進會時演講指出,全球化已被重新定義:「全球化已經讓位給國家安全以及科技、經濟的競賽,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定調為競爭高於合作。」如果,台灣的經濟與科技發展是根植於全球化的精密分工,那台灣接下來又該怎麼整軍經武做好準備?

從信仰全球化到去全球化,根本不可能像切蛋糕一樣,輕輕鬆鬆的就一刀切開。美國的「小院高牆」和「...

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7月30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該國4年前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協議是一項「臨時且糟糕」的決定,因為它己乎對提振義大利出口沒有用處。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31日刊出社評批評克羅塞托對雙方經濟開砲不合時宜,也直指背後有「美國因素」在作用,認為義大利受到美方的施壓脅迫,並呼籲義大利要能有自己的政治智慧與外交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