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的政治責任

《經濟日報》社論指出,面對物價、房價上漲,經濟部、財政部被推上第一線面對,央行必須承擔低利及市場資金浮濫現象,央行總裁肩負執政黨政治責任之大,應有所作為。

日前美國華盛頓郵報及美國廣播公司的民調顯示,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率創下41%的新低,不滿意比率高達53%,大約有一半的美國人將高揚的通膨怪罪拜登。理論上,物價問題主要當由具獨立性且擔當穩定物價天職的聯準會(Fed)負責,怪罪拜登不免苛責。然而,物價是民眾最切身感受的經濟問題,經濟感受不好,主政者很難不概括承受。

拜登在某種程度上揹了Fed主席鮑爾的黑鍋,但鮑爾也不好過。他不斷宣稱通貨膨脹只是短期現象,但隨著通膨延續,美國從華爾街到經濟學界對Fed批評聲浪日益高漲,甚至Fed內部對於縮表、升息時程的爭論也愈來愈烈。隨著物價飆漲,美國11月的消費者信心已跌到10年來的谷底,成為拜登政府的大麻煩。

儘管如此,各國央行似乎好整以暇。美國除了鮑爾持續樂觀外,前聯準會主席、現任財長葉倫也為Fed說項,指出「通膨並未失控」。這與市場、學界許多看法大相逕庭,質疑若連續大半年通膨率遠高於2%警戒值還稱並未失控,那警戒值存在的意義何在?歐洲的通膨也創下了13年來新高,歐洲央行(ECB)主席拉加德無視於此,並稱「明年極不可能升息」,因而被戲稱為「通膨夫人」。

國內似乎也有類似場景。去年房價率先飆漲,近來的物價上漲尤讓民眾有感。我們早已預告物價上漲將是最有感的經濟傷害,甚至抵銷掉振興措施帶來的小確幸。

儘管在數據上,台灣的物價漲勢看似不若美國嚴重,但消費者對物價的波動向來高度敏感,10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因而再降1.2點到38.8,達到低於40點的「嚴重悲觀」程度。這樣的消費者預期,只怕無需廠商哄抬,物價就已會自我實現地高漲起來;政府打壓哄抬物價固有必要,也只怕效果甚微。

面對物價上漲,央行有穩定物價天職,卻是政府部會中的相對消極者。央行先搬出「通貨膨脹」需有「普遍、持續與顯著上漲現象」的定義,說明無通膨之虞,如此執著於教科書定義並無助於改善民間有感的被剝奪心理。

以先前曾經發生的衛生紙之亂為例,只是單一商品的些微價格上升,都足以引起疑懼騷亂,無怪乎如今天天面對各種商品價格上漲新聞,消費者信心會「嚴重悲觀」。

面對物價上漲,行政院要嚴打哄抬,主計總長說「沒適時反映成本會米貴傷民、穀賤傷農」,經濟部則要採取「雙穩政策」來穩定油價,包括推動大賣場設平價專區來平抑物價,各種邏輯不一的說法與政策齊發。面對打炒房一整年卻呈現反效果的上漲房價,實價登錄2.0反被認為助長炒房,財政部長一再反駁稱「囤房稅不是萬靈丹」,我們不禁要問「炒房」的定義為何?怎麼樣才算打炒房有成?當初央行、財政部、國發會聯手要打炒房,誰該出來負責地講講話?

不可否認,物價、房價上漲當然有其成本推漲因素。但設立抗漲專區,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油水電長年維持亞鄰最低價,不但扭曲資源使用價格,這類變相補貼甚至會成為參與區域經貿協定的阻力。我們認為,物價上漲的需求面拉力,現今尚不足為慮,如果存在,反而是因為預期物價、房價上漲而產生的搶購力道,促使價格進一步上漲。真正的問題應在於市場資金浮濫,「游資到處竄,全台搬錢掃樓」,不僅是民眾感受,更已是生活日常。

面對物價、房價上漲,經濟部、財政部被推上第一線面對,其實頗為無辜。央行面對市場資金浮濫而束手,豈能無責?長期維持低利以致資金浮濫,好處到底何在?當在野黨已開始批評政府因應物價慢半拍時,央行總裁能為蔡總統扛下政治責任,還是要讓總統概括承受?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