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恐讓藥價飆 石崇良:千億應急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各產業均受影響,癌友擔憂未來可能買不到美製的抗癌藥物,立委則憂心,引發缺藥危機。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美國第一波關稅公告的影響對象不包含藥品,現階段也沒有缺藥情形,足可應付衝擊。

立委林淑芬指出,即便沒有美國關稅議題,國內缺藥問題原本就很嚴重。再者,疫苗、抗生素、癌症用藥、高階醫材、小兒醫材等高度仰賴進口,這些都是剛性需求,一旦關稅新制上路,這些產品成本上升,進而轉嫁到民眾身上,如果發生缺藥危機,嚴重影響民眾醫療權益。

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目前健保收載藥品中,共有一七六項自美國進口,其中七十二項被列為必要藥品清單,其中廿四款屬於抗腫瘤和免疫藥物,由於仍在專利期,短時間內恐難找到替代品項。

藥價如果上漲,該如何因應?石崇良表示,一七六項美製藥品一年支出約兩百億元,其中列入必要藥品清單的七十二項,健保申報約八十四億。萬一成本上漲,藥商可依照藥價支付標準,針對罕藥和特殊無可替代藥品提出申請,調升藥價;至於費用部分,目前健保總額「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約廿億、安全準備金一千六○○億均可緊急支應,另將持續向行政院爭取。

癌友憂心未來可能買不到美製的癌藥,邱泰源表示,整體癌藥價格變動不小,他執醫四十多年以來,價格不斷變動,但健保盡量提供病人最好的藥物,而政府規畫新藥基金,讓患者即時使用應該使用的藥物。

此外,美國「二○二五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特別點出台灣要求標示豬肉產品原產地,及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MRL),這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存在食安風險,可能影響美豬在台形象與銷售。

立委王育敏要求衛福部必須明確表態,守住現行制定標準。對此,邱泰源表示,衛福部以專業角色提供科學分析給談判團隊,政府對於人民健康的守護,是絕對不會鬆動的。

食藥署長姜至剛為腎臟科教授,他表示,國人飲食具有特殊性,例如,坐月子時偏好攝食豬腎臟、豬腰子,因此,必須精算可能潛在風險,目前所有市售豬肉均需標示產地,並無特別歧視來自哪一國的肉品。

延伸閱讀: 美關稅新制恐衝擊藥價 藥界籲政府祭3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貿易,並預告下一步將擴及藥品。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盛寶嘉表示,台灣處方藥品市場額度超過6成是輸入藥品貢獻,國際藥價波動勢必影響國人用藥權益,呼籲政策祭出3對策,包含簡化台灣藥品市場准入程序、經濟部設立生技外銷統籌窗口協助廠商、調整健保藥價改革措施。

針對簡化台灣藥品市場准入程序,盛寶嘉指出,凡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核准的處方藥,建議簡化、縮短台灣食藥署藥品查驗流程,加速提升國人對新藥可近性,亦可促進國外藥廠輸台的意願。

至於由經濟部設立生技外銷統籌窗口積極協助國內廠商,盛寶嘉說明,政府持續投入,台灣近年來生技產業日趨茁壯,尤其是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的藥廠成長更為迅速,建議政府應積極對美國談判關稅議題時,降低台灣生技產業面對的困境,適時拓展外貿商機。

在調整健保藥價改革措施方面,盛寶嘉強調,台灣健保藥品給付已占整體藥品市場達9成之多,今年健保署將導入十國藥價改革健保藥品給付價格,值此美國關稅變革之際,勢必造成重大衝擊國外藥廠輸台意願,建議宜調整推動健保藥價改革措施,以降低台灣藥品市場不穩定性,減少醫療機構採購藥品困擾,確保民眾醫療權益。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