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股崩跌「金管會禁空3措施」
金管會在昨(6)日緊急宣布將7日至11日,實施暫時性「放空新措施」。將實施三大暫行措施,包含「限制借券賣出30%改為3%」、「保證金成數從90%變更為130%」、「放寬認定投資人多元擔保品,可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各國祭出關稅措施,揮下「對等關稅」大刀,重挫國際經濟交易市場,台灣被重課32%,其他國家也未能倖免,即便是「盟友」,川普依舊不手軟,在一片哀鴻遍野中,財政部長貝森特仍恐嚇「誰反擊,只會課更多稅!」,讓各國元首無奈又備感壓力,全球股市因此受到重挫崩跌。台北股市清明連假休市2天,但台積電ADR、台指期重摔在地,投資人早預期到今日的補跌行情。金管會在4/6日緊急宣布將7日至11日,實施暫時性「放空新措施」。
金管會並非是第一次出手季出限空、禁空令。金管會在6日晚間宣布,從4月7日起至4月11日止,將實施三大暫行措施,包含「限制借券賣出30%改為3%」、「保證金成數從90%變更為130%」、「放寬認定投資人多元擔保品,可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
為了補救台北股市,金管會祭出緊急因應措施。金管會祭出的「限空令」,意旨所有抑制空方的措施,為維持金融市場穩定,金管會將適當的限制放空措施,包含調整融券委託數、保證金成數,藉此抑制過度放空壓力;至於「禁空令」則屬限空令的一種,用來禁止股票放空,可設有條件。
回顧過去歷史,金管會也曾5度祭出禁空或限空措施。
此次並非金管會首度出手祭出相關措施,解救股災,整理過往金管會祭出禁空或限空措施紀錄如下。
●1997年7月泰國央行改變匯率政策,不僅影響國內企業,波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掀起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9月因應亞洲金融風暴,金管會出手規定平盤以下不得放空。這場股災時間持續75週,下跌幅度46.637%。
●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又稱金融海嘯,超過266萬套房的屋主無力償還房貸,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因風暴破產。美國經濟受到重挫,台灣也未能倖免, 政府相隔10年再度出手,在9月22日宣布150檔股票在平盤以下禁止放空,在10月1祭出全面禁空措施。這場股災時間持續26週,下跌幅度57.51%。
●2015年中國股市引發國民炒股運動,短暫暴漲,沒有基本面、沒有營收的公司,在短短半年間從十幾億人民幣飆到數百億,情形並未持續很久,中國股市急速崩盤,同時油價也大跌,金管會實施平盤以下禁止放空的措施。這場股災時間持續13週,下跌幅度15.7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祭出防疫規定,出門被限制,重重創服務業、旅遊業等。同年3月19日,金管會祭出禁空令並配合國安基金進場護盤。這場股災時間持續8週,下跌幅度29.86%。
●2022年台北股市受到俄烏戰爭、美國鷹派升息、通膨等影響,金管會在9月30日宣布實施「限制借券賣出、拉高融券保證金成數」措施,並於10月12日擴大限空程度,接著又在10月21日祭出有條件限空令,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放空。
延伸閱讀:
川普對等關稅大開殺戒,全球股市血崩,對黑色星期一旋風來襲,法人估台股7日開盤跌點以1,500點起跳,甚至不排除下跌2,130點、10%的恐慌性全面跌停,創史上第一跌點,金管會提前備戰,6日傍晚宣布5天的限空令:自7日起至11日採行三大暫行措施,包括增加多元擔保品、借券賣出委託量限制從30%降至3%、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拉高至史上調幅最高的130%,先壓制空方。
臺灣證券交易所也公告,7日早上8時將由董事長林修銘召開資本市場因應措施說明會,並強調顧及流動量,不考慮限縮漲跌幅;國安基金原排定14日召開例會,但若股市情勢嚴峻,不排除提前會議時間,但相關人士透露,先看7日台股情況,國安基金若要開臨時會,最快也要等到7日台股盤後。
台股今單日跌點 恐破紀錄
清明連假期間正好遇上川普公告對等關稅,隨著中方反制,全球關稅戰就要開打,美股四大指數首當其衝,跌幅在9.26%至16.74%,使得台股7日開盤壓力異常沈重,行政院長卓榮泰5、6日連續召開穩定金融會議,聽取包括中央銀行、金管會和財政部的各項措施後,7日相關部會將緊盯國內股匯表現是否有失序之虞,再採取下一步穩定措施。
5日起證券商已開始部分加班,6日全面上班,針對客戶融資擔保與不限借貸款項用途金額特別清查,預計7日早上8點半通知客戶補錢;至於台指期、個股期貨及選擇權將斷頭的高風險客戶客戶,營業員已經在6日提前通知在7日開盤前補足保證金,由於期貨商預料7日開盤跌會跌10%,因此若客戶未在開盤第一盤前補錢,就會遭到斷頭及砍倉,投資人留意自身的風險值。
融資斷頭潮來襲 券商備戰
目前上市融資餘額仍高達2,988億元,融資維持率148%,上櫃櫃買指數融資餘額1,039億元,融資維持率147%;因此以投資人將遭遇史上最嚴峻的融資斷頭潮;整體台股含ETF的不限定用途款項借貸餘額達1,491萬餘張,跌勢頗重的鴻海、華新等大型股已有追繳紀錄。
此外,7日也遇上在1日大漲584點時的買盤進行交割,證券商正密切關注是否大舉發生違約交割。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7日台股進入本波段第二次融資斷頭潮,若陷入系統性風險,多殺多的踩踏將慘況空前,預料止跌契機是上市及上櫃融資維持率降至去年8月股災時最低各觸及139%、136%後,才有望反彈落底反彈,不過仍要以川普的對等關稅具有轉圜空間及美股是否止跌為參考依據。
證期局官員 將採動態監理
金管會則是緊急祭出三項限空令,證期局官員並強調會採動態監理,對各種方案進行妥善研擬,適時會採取必要措施。
至於三限空令,一是投資人經證券金融事業或證券商同意,得以具有市場流動性且能被客觀合理評估價值的其他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
二是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原不超過該種有價證券前30個營業日之日平均成交數量之30%調降為3%。但證券商因發行認售權證、指數投資證券、營業處所經營結構型商品與股權衍生性商品交易業務、擔任受益憑證流動量提供者或期貨自營商擔任股票選擇權或股票期貨造市者等避險需求、或證券商擔任股票造市者提供買賣報價或避險需求之借券賣出,得不受限制。三是上市及上櫃有價證券之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調整為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