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 華為任正非警惕:「中國科技業表面繁榮掩蓋內功不足」

據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民企座談會,通訊科技巨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座談會上表示,需要警惕中國科技產業的「表面繁榮掩蓋內功不足」。
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小米董事長雷軍等6位大陸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後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其中,大陸科技巨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表示,儘管大陸在智慧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
未來五年:陸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
任正非指出,未來5年是中國大陸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民企必須成為全球技術規則的制定者,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與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他還透露,華為已啟動「備胎計畫2.0」,將聯合國內2000間企業重構半導體、軟體等關鍵領域的生態系統,目標是在2028年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化率超過70%。
年屆80的任正非近年甚少在公開會議亮相。他創辦的電訊科技巨頭華為,被美國及西方多國封殺,女兒孟晚舟2018年底因被美國指控欺詐,一度遭軟禁滯留加拿大2年多。華為近年浴火重生,不但重推高端智慧手機及自家鴻蒙HarmonyOS系統,還推出電動車。
總部在深圳的比亞迪去年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超越美國特斯拉。董事長王傳福是少數參加過2018年及今年民企座談的企業家。他在會上表示,民企應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拓展國際市場,並呼籲民企應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他會後接受央視採訪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無論從產品、技術還是產業鏈,應該說領先大約3至5年,只有開放創新,才能讓世界感受到這種好的產品。
華為備胎計畫
華為的備胎計畫起源於2004年,當時華為預感到可能的供應鏈風險,成立海思公司開始研發自己的晶片和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2019年,當美國對華為實施禁售令後,華為的備胎計畫正式浮出水面。
據了解,華為備胎計畫2.0包括鴻蒙OS、昇騰AI晶片、盤古大模型和高斯資料庫等核心技術產品,這些技術產品在備胎計畫下逐步從備胎轉正,成為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
鴻蒙OS:華為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能夠在極端情況下替代穀歌的Android系統。
-
昇騰AI晶片:專門為人工智慧應用設計的晶片,提升了華為在AI領域的競爭力。
-
盤古大模型:賦能千行萬業的AI大模型,降低了Deepseek等項目的成本。
-
高斯資料庫:高性能資料庫,提升了華為在資料處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華為備胎計畫2.0的目標是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確保華為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不受外部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該計畫不僅提升了華為的技術自主性,還在全球市場中佔據了更有利的地位。
AI不可逆轉
任正非在民企座談會中表示,全球向人工智慧(AI)的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其崛起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提醒民營企業,要積極擁抱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利用其改善生產和服務,否則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被邊緣化。
任正非指出,華為與高校(大專院校)合作探索人類未來,而非追求短期成果,為民營企業樹立榜樣,鼓勵企業克服短期逐利思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今年是習近平自2018年以來,第4度召開民企相關座談會。習近平在會上發表講話稱,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能夠克服而非無解,呼籲民企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以及「愛拚會贏」的精氣神。
座談會後大陸不少單位都有所呼應。大陸國家金監總局黨委十八日召開會議,宣示要保持對民企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確實提高民企融資滿足度。大陸最高檢昨日也召開黨組會議,強調要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大陸昨日也發布「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支持試點地區抓好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領域開放試點政策宣貫落實,推動相關領域外商洽談項目盡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