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限制對中國科技投資新規 明年1/2起生效
美國拜登政府敲定了對美國個人和公司投資中國大陸先進技術的限制,包括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AI)。經過一年多的審議,新規禁止了對這些行業的部分投資,而其他則需向美國政府通報,以防範美國的資本和專業知識被用來幫助中國大陸開發可能讓北京獲得軍事優勢的關鍵技術。
美國財政部負責投資安全的助理部長Paul Rosen在新聞稿中表示:「美國的投資,包括經常伴隨此類資本流動的無形利益,例如管理協助、投資和人才網路的機會,不得用於協助受關注國家發展軍事、情報和網路能力,」終版框架將於1月2日生效,與6月公布的提案基本一致,但進一步釐清技術參數以及美國政府對於合規的期望。
例如,一位資深政府官員表示,新規禁止美國投資於著重先進半導體技術的中國大陸公司,但對投資於著重所謂傳統晶片的陸企僅要求通報。美國已經限制對中國大陸出口先進晶片,新的投資規定旨在補充這些現有的貿易限制。
與此同時,有關AI投資的規定不僅取決於用於訓練相關AI系統的計算能力,也取決於其預期用途。新規禁止美國個人和公司收購著重於軍事應用的中國大陸AI公司的股權;至於投資於具有其他應用的AI模型,不是被禁,就是有通報要求。
某些類別的資本流動可獲豁免,包括公開交易證券和某些有限合夥投資。上述官員表示,從廣義上講,該規定旨在抓取像華盛頓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2023年報告所甄別的那些投資模式。研究人員發現,2015至2021年,中國大陸AI公司的全球投資交易,17%有美國人參與。那些交易約十分之九是處於風險投資階段。
延伸閱讀:
衝擊輝達?拜登政府敲中國AI投資禁令、明年上路
拜登政府週一(28日)宣布,限制美國企業與人員投資中國AI等科技產業、以免威脅國安的法令即將敲定。這可能衝擊輝達(Nvidia Corp.)等科技業者。
路透社、Seeking Alpha報導,美國財政部根據總統拜登(Joe Biden)去(2023)年8月簽署的行政命令,於今年6月提議實施上述規定。這項規定涵蓋三大產業,分別是半導體、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及特定AI系統。
新規定預計明年1月2日生效,由美國財政部新創的全球交易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Transactions)負責監督。財政部表示,「這些技術乃次世代軍事、網路安全、監控及情報應用的核心。」
美國財政部資深官員Paul Rosen表示,上述規定涵蓋像是最先進的編碼破譯電腦系統、次世代戰鬥機等科技。他並說,美國的投資,包括伴隨資金一同流入的管理支援、投資管道和人才網絡等無形利益,絕不可用來幫助有疑慮的國家發展其軍事、情報和網路能力。這項最終規定,亦即行政命令第14105號,禁止美國企業或人員對「可能威脅美國國安的技術與產品」進行有關交易。
許多將中國視為重要市場的美國半導體與科技業者,恐因上述規定受打擊,這包括輝達、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美光(Micron Technology)、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及英特爾(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