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石門水庫蓄水跌破3成 鋒面接近啟動人工增雨

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石門水庫昨天進水量約有125萬噸進帳,截至今天下午1時止,水庫蓄水率約26.7%,今天趁鋒面接近,下午在石門水庫實施人工增雨,盼增加水庫入流。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訊,今天有鋒面接近,水氣增多,各地降雨機率會比昨天來得高。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今天接獲指示石門水庫(霞雲)有人工增雨條件,下午1時實施人工增雨,希望增加降雨機率,增加水庫入流,讓水庫水情保持穩定。

近日有降雨,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石門水庫昨天單日入流量約125萬噸,因配合農田水利署桃園、石門管理處優先使用埤塘水源節水供灌,石門水庫出水量較先前減少,昨天水庫水位僅降1公分。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截至今天下午1時止,石門水庫蓄水量約5485萬噸,蓄水率26.7%,另自翡翠水庫系統調度水源每日約80萬噸至板新地區,若有需求可再視需求提升。

北水分署副分署長郭耀程表示,「60年來我們同期,就是今天蓄水量比較的部分,是第5少的一個情況,它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今年1到3月的降雨比較偏少一點。」

今年3月到目前為止,石門水庫進行7次人工增雨,增加集水區降雨機率;另外,也自翡翠水庫系統調度約每日80萬噸水源供應,但石門水庫淤積已占整體庫容量的三分之一,淤積量高1.03億噸。

學者認為,淤積對水庫有負面影響,石門水庫的庫容以工程角度看是回不去了,建議農業用水調度做更好處理和配套,將風險減少。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吳瑞賢指出,「當年水庫一下子淤積那麼多,就是幾個大的颱風,這些颱風來的時候,在那個當下,其實大家最大的目標應該是要防止水庫的潰堤、潰壩。」

北水分署坦承,台灣山區坡陡流短,颱風豪雨就容易造成集水區土石崩坍,加上地震頻繁容易擾動土石,也表示在2004年艾利颱風之後已實施石門水庫集水區整治計畫,由立法院核定特別預算,跨部會合作,除經濟部還包括農業部、交通部,整體進行水土保持及清淤工作,希望水庫延壽。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