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財長:集中財力辦大事 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亂花
據香港《經濟日報》引述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專訪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指出,將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同時做到「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亂花」,集中財力辦大事。
藍佛安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是今年財政政策的總基調。其中的「適度加力」,主要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組合使用專項債、國債以及稅費優惠、財政補助、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多種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他指出,除財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安排一定規模的赤字,並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其他政府預算調入一部分資金,確保財政總的支出規模有所增加,更好發揮拉動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循環的作用,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支撐。
此外,要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發揮好帶動放大效應。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優化調整稅費政策,提高精準性和針對性。統籌宏觀調控、財政可持續和優化稅制的需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繼續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堅決防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提質增效」方面,主要是推進財政管理法治化、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把同樣的錢花出更大成效,同時加強與其他宏觀政策協同聯動,提升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藍佛安稱,要在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上下功夫,可以省的錢都省下來,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亂花,集中財力辦大事。同時深入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評估,有效應對風險隱患,確保財政行穩致遠。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政策問答·2024年中國經濟這麼幹)
“提質增效”,則意味著把同樣的錢花出更大的成效,並加強與其他宏觀政策協同聯動,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提升宏觀政策的調控效能。
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方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認為,要緊緊圍繞高品質發展要求,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落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策略的財稅舉措,持續強化對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
王澤彩認為,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支柱,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將進一步牽引帶動經濟回升向好,形成經濟發展和財政增長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