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鍵在於通膨如何下降

2021年主要為各大央行保證通膨只是「過渡性」,貨幣政策將持續寬鬆;2022年市場不再能指望大量流動性將持續注入,協助市場渡過經濟惡水,必須注意通膨的持久性與衝擊力。

在2021年大部分時間內,全球金融市場的交易環境,主要為各大央行保證通膨只是「過渡性」,貨幣政策將持續寬鬆,情勢有利,因此金融資產幾乎「無所不漲」。

不過,2022年的情況將大不相同,市場不再能指望大量流動性將持續注入,協助市場渡過經濟惡水。更重要的是,投資人必須注意通膨的持久性與衝擊力。

十多年來,各大央行持續購買資產,不僅帶動市場行情走高,也拉高其他資產的價格,例如住宅、藝術品及其他收集品,2021年尤其如此。但如今通膨構成威脅,各大央行已不得不收縮寬鬆政策的規模。儘管政策立場在一段時間內仍維持寬鬆,Fed已決定在今年第1季結束之前,完全停止購買資產。

甚者,已有愈來愈多新興經濟體與已開發國家啟動升息循環,在此同時,許多國家的財政支持措施也已是強弩之末,而Omicron疫情肆虐,壓抑經濟成長。

美國聯準會(Fed)該出手時未出手,現在碰到財政擴張措施力竭、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家庭財務遭到通膨升高侵蝕,Omicron疫情又引發新一波的供應鏈混亂及勞工短缺,因而備受挑戰。儘管如此,一旦Fed資產購買計畫於3月結束後,仍將會開始升息,問題只在於升息周期會持續多久而已。

市場已不太相信Fed會落實去年12月所預測的升息路徑,問題在於這對Fed來說,究竟是意願問題、還是能力問題。

Fed升息的意願與能力問題

如果Fed跟最近幾年一樣,只是不願升息這麼多,市場認為這在短期間將是利多,也就是Fed會在市場遭到打擊時,採取一些抵銷緊縮的作法,這對股市尤其有利,因為儘管股市整體來看的吸引力不高,但仍高於大部分其他資產,這也就是所謂的「捨股其誰」(TINA)操作策略。

如果又碰到通膨壓力有秩序地下降,則對股市的支持更強,而這也正是目前市場的共識。如果Fed的政策能夠更快速地趕上通膨大勢,的確有可能如此。

在「Fed無法升息這麼多」的情況下,問題將更嚴重。由於過去十多年來,金融體系一直處於超低利率及充裕流動的情況,因此根本無法承受利率上升。

儘管通膨居高不下,需要收緊金融環境,卻可能引發金融動盪及民間需求下降。在出現停滯性通膨的極端狀況下,市場將須處理流動性、信貸及破產風險這道「三難題」。在這種情況下,通膨最終將會下降,但在過程中可能出現經濟活動大幅下降的風險。

2022年伊始,Fed與金融市場的命運,都與通膨能否有序下降,息息相關,但Fed要在政策上達成這項目標的機會之窗,目前正在迅速關閉中。另一種情況則是通膨無序下降,這牽涉到Fed犯下更大的政策錯誤,因而不得不粗魯地緊縮貨幣政策。

這除了會直接傷害經濟,還可能引發金融市場意外事件,而對民眾生計造成更大的傷害。

(編譯任中原)

相關新聞

5月8日,在紐約外匯市場上,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達到1美元兌146.10日元左右,創下約一個月以來的日元貶值新高。...
美中為期2天的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落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2日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彭博12日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將從145%...
美國和中國5 月 11 日以積極的態度結束了這場高風險的貿易談判,美國官員宣稱達成了一項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協議”,...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