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安/天時地利人和的世代
這幾年電的Ecosystem成功的關鍵,還是要回到天時、地利、人和這三件事情,只要匹配成功就會看到一大公司、大產業產生。從時間軸,每十年就有一代的標準,但經驗告訴我,文化、習慣的養成要二十年一代,所以技術發展跟使用者被教育的使用習慣,有落差。一般認為「雙數」代比較成功、「單數」代比較不會成功,原因在此,通常是技術跟使用的文化習慣沒有匹配。
為什麼匹配成功?95年左右的Nokia當時為什麼會成功?對應到工業化開始,Mobility是必要的需求,工業化時代所有Supply Chain全往東亞跑,生意人有手機容易做生意,手機低耗電是重點,不要一直充電,90年代對應工業化的浪潮,Nokia成功了;Apple在2008年成功,是對應到資訊化,手機智慧化後,吸進所有功用,甚至當手電筒,那時間點有兩件事是重要的,一個是Video的閱覽,消遣時看Video、做生意要資料看Video;另一個就是線上App的發展,Apple的確抓到時代的潮流。
預測下一個時代的潮流,誰會成為王者?有很多辯論,我的觀點是,手機在走下坡, AR、VR?車聯網、機器人或者是自駕車,誰是未來新的兆元產業?誰會對應現在5G往6G這條路往前走?每20年是一個世代習慣的改變,未來5G所看到的情境,在6G應該繼續延伸,會對應到的是智慧化的浪潮。我們必須從過程中看到下一代王者,及新的增量市場,不是只看手機市場。新的增量市場長什麼樣?就會影響新通訊系統的發展。
其次講人和,人和其實是供應鏈的匹配,根據經驗切分為A到J十個不同的角色(詳圖),工研院扮演第一個---技術供應者,但技術供應要落地到最後面的系統整合商、服務供應商,中間有非常多的接棒,必須整個供應鏈一起來,才有辦法做到媒合。所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合的結果,它不是偶然。
攜手打造5G/6G基地台生態系統
從工研院角度,技術研發選擇要問兩個問題,第一,環境面有沒有改善?缺甚麼?第二,研發議題有沒有再增加?在4G、WiMAX後,環境面須要有產學研參與國際標準的產業化平台,在政府的協助下TAICS(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成立了。過去台灣在基地台技術是空白的,工研院開始往基地台的技術深入,研發過程中一直重複問,環境缺什麼?技術缺什麼?當新的Open-RAN架構逐漸形成產業化時,我們發現全台的電信與網通產品供應鏈形成的生態系,已經有一、二十家廠商投資在這個領域,不但有技術能力、也積累了營運能力。
台灣相關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終端技術做得非常好,但infrastructure產業是較為空白,基地台系統的晶片多是用高通及恩智浦(NXP),我們只能賺硬體代工的錢。在5G Era一開始,我們就問自己台灣有沒有辦法做infrastructure?這個產業有沒有辦法建起來?我們開始挑戰做基地台的R&D,然後做核心網路(core network, CN),建立台灣自己的生態系。
基地台與低軌衛星相關的發展
在未來的6G,因為研發資源有限須挑核心的事,首先低軌道衛星(NTN),我們跟聯發科合作,2022年發表全世界第一個手機直通衛星的晶片與系統驗證,過程中工研院提供基地台端的方案。再者,讓基地台不要那麼耗電,電信網路裡60%以上的耗電都在基地台,工研院將天線陣列與反射板重新設計希望減少耗能,正實驗當中。第三,把基地台跟雷達組建在一起,過去基地台只能通訊,未來基地台還可以同時支援通訊與感測的站點,讓車聯網更實用,未來車聯網帶來的增量市場會十分可觀,這都是研發的重點。第四,AI-Native,流量管理透過人工智慧來分析,取代人工。
所以,研發方向是希望衛星跟手機的直連,讓網路拓樸從2D拓展到3D,也嘗試降低布建成本。在TAICS整合下,工研院、聯發科、三大電信商、眾多的台灣網通廠合作一起訂規格,讓研發6G雛形系統時,形成有共識的規格,讓所需軟硬體的供應鏈廠商彼此協作共同研發。
6G人才發展策略上建議,第一,小經濟體的台灣,open innovation很重要,選定題目後,研發機構找學校、工業界建立Ecosystem,讓產學有共同的目標;第二,要有應用場域,客戶能不能認同,永遠是要看到你的產品及最後的綜效。R&D要有應用場域,告訴我們哪些產品是可做的、不可以做的?;第三,進行國際合作,在5G時有三個計畫跟歐盟合作,目前6G歐盟有十幾個計畫在做類似的事情,我們正在這十幾個計畫裡挑選合適項目,希望能夠跟國際接軌,下一個階段中做到互相協作。